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浅谈“活午时”
道冲2022-07-08
春夜即事 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更听未真。 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 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 ...
春夜即事
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更听未真。
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
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
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
贾宝玉四时即事是搬入大观园后的惬意生活,是得药后的周天火候功夫。我们看原文:
“且说宝玉自进园来,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每日只和姊妹、丫头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无所不至,倒也十分快乐。他曾有几首即事诗,作的虽不算好,却倒是真情真景。”
“且说宝玉自进花园以来,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真性渐复,心不移,意不外注,心意凝聚神室。“每日只和姊妹丫头们一处,”攒簇四象五行,“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喻烹铅炼汞,“描鸾刺凤,”喻抽坎填离,“斗草簪花,”喻进火退符,“低吟悄唱,”喻文烹武炼,“拆字猜枚,”喻归根封固。“无所不至,倒也十分快乐,”烹铅炼汞,进火退符,四时火候温养,得偿所愿,十分快乐。“他曾有几首即事诗,虽不算好,却倒是真情真景,”下面是子午卯酉四时火候。
春夜,春为卯,代表卯月、卯时,水火均平之时。为什么用夜呢?丹道取子时一阳生,为练功的重要时刻,与天地合其德,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事,就是临炉炼药的火候之事。火候一直是丹道的机密事,有“圣人传药不传火,从来火候少人知”之说,其秘密性可见一斑。这里《红楼梦》用诗的形式将古仙密而不传的火候漏了出来,大泄天机。
卯时有沐浴之说,备载于丹经。《叁同契》:渐历大壮,侠列卯门。榆荚随落,还归本根。刑德相负,昼夜始分。吕祖《百句章》:八日是上弦,一问兔卯门。注:新月上弦,每月初八日也;残月下弦,每月二十三日也。卯属兔,酉属鸡。此二时为刑德之门,沐浴之候,当知卯沐浴乃益汞,酉沐浴乃益铅。张紫阳祖师《悟真篇》有:“兔鸡之月及其时,刑德临门药象之。到此金丹宜沐浴,若还加火必倾危。”说的就是卯酉沐浴。《还丹火候歌》云:卯时的在何时?红孩火云洞烈,若无救苦观音,大药必然迸裂。此时沐浴时辰,过此黄河舟楫。盖药临玄门,丹经所谓九重铁鼓,三足金蟾,任督下合之乡,子母分胎之路,旨是此处,故以红孩相火比之。救苦观音者,静摄严密则甘露垂珠也。清黄元吉祖师讲解,有助于我们理解沐浴。卯沐浴,是进火进之至极,恐其升而再升,为害不小,因之停符不用,稍为温养足矣。此时虽然停工,而气机之上行者,犹然如故。上至泥丸,煅炼泥丸之阴气,此其时也。况阳气上升,正生气至盛,故卯为生之门也。
明确了这个,我们再来看春夜即事,就比较清楚了。
首句,“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更听未真。”
“霞绡”,指内景中现出的红色景象,元神和元炁相交,才有此景象,丹经云:“霞光照曲水,红日出昆仑。”“云幄”,指紫气缭绕的景象。“任铺陈”,神炁交合,一片春意盎然。
真阳由生到旺,由海底会阴,进阳火到夹脊关,叫“隔巷”,“蟆更”,表真阳的震动上升的时候,所谓“万有无一臭,地下听雷声。”“听未真”,是感知药物的火候,不十分旺盛,也就是说此时阳炁虽升上来了,但后续无力,所以要停停,温养一下,待阳炁壮大了,再继续上升,就叫沐浴。
次句,“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
“枕上”,即座上,枕是单个的,有阳爻之象,可喻阳炁。“轻寒”,此时是进阳火,真阳由督脉上升的时候,阳炁暖融融的,但到背后夹脊的时候,阳炁不太旺了,夹杂着点阴气,继续周天上升的话,会将阴气收入药中,这是不利炼丹的,所以要沐浴,不是洗澡,是停止进火,温养一番。“窗外雨”,“窗外”,内视身体,“雨”指周身环绕的氤氲之气。
神气交融,氤氲一片,犹如春暖花开,一派春光烂漫的景象,是谓“眼前春色”,“梦中人”,喻元神,炁包神外,神处炁中,以神炼炁。宝玉为炁,黛玉为神,就是梦中人,神凝炁住。
三句,“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
“烛泪”,喻玉液,是真阴之精,烛为元神,如灯嘛,文中黛玉流的泪,就是这个玉液,是一味药。“盈盈”,玉液是阴的,一般是形容美人的姿态,这里喻元神默默凝住,这个盈字用得很妙,下面的皿有丹田土釜的意象。真意微微,丝丝缕缕,点点滴滴,凝神入炁穴。“因谁泣”,元神当然是因元炁之生而随炁凝入,阴阳相抱,凝结成药。(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公众号:修 道 天)
“花愁”,喻阳炁 ,从下田沿督脉上升的真阳,花为元炁,愁,秋心,为金精,即阳精。“点点”,繁体字为點,黑为水,口为丹田,下田中生出的点点阳炁,源源不断而来。“为我嗔”,嗔,是怒气,这个怒,不是对人、对事,而是丹道讲的用意方法,武火的意思,一般阳炁上升是采药,采药就是稍重一点的武火烹炼,精才能化炁。上句重在凝神,这句旨在元炁,因过夹脊关的阳炁不足,所以需丹田继续烹炼出的阳炁上升来支持。
末句,“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
“自是”,这自然是。“小鬟”,是真意的喻象,“娇懒”,“娇”是火候嫩,阳炁不足,“懒”是火候老,阳炁有发散的迹象了,“惯”,是火候不多不少,不轻不重,温温的一点真意,药物是不老不嫩的时候,自然神行炁运。
“拥衾不耐”,拥衾是保温,是进阳火的温温火候,现在是“拥衾不耐”,似拥衾而不耐拥衾,文字有点绕,不绕就搞不懂这是讲什么?是保温而又非保温,丹道意思就是真意若有若无,随阳火自然运行。下面“笑言频”,接着进火,神完炁足,神飞炁舞,一片生机运行的盎然气象。这是沐浴后,真阳积累的壮大了,阳足冲破夹脊,继续上升到头顶。
丹道 红楼 | 贾宝云(春夜即事)赏析
最后,我再引点现代人写的小周天沐浴的秘密,来帮助大家理解《春夜即事》,进而理解丹道上讲的沐浴,以指导我人的实际修炼。
逼气通督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内气受阻而无法一次通过的情况,就要根据气的势头和受阻的情况,该停下来的时候就要停下来。这种在任督二脉线上不定的停留点和停留的方式就是“沐浴”。“沐浴”法与正子活子一样,也有活沐浴与死沐浴之分。
死沐浴”。固定在夹脊点的沐浴法称为“死沐浴”,因为内气在经过此处时一般要经过一个沐浴的过程。“死沐浴”是在周天循环通畅了之后才能使用的沐浴之法,就是说,无论何时,内气运行至此都要经过一定的“沐浴”功夫,这主要是在整个小周天功夫阶段的中后期,即内气运行十分纯熟的情况下使用。由于此时正是阳气上升到一半的位置,处于阴阳平衡的阶段。
“活沐浴”。在内气沿督脉上升的过程中,根据气的情况和时间采用“活沐浴”法,也就是说,只要是内气走不动了,就要停在那里等着,这就是“活沐浴。“活沐浴”法分为“原地沐浴法”和“归原沐浴法”。“原地沐浴法”是指内气运行到了某处不能前进,就停下来沐浴。(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公众号:修 道 天)如果沐浴后气有源源不断的来势,就可以继续前进,若无来势,可退归丹田重新做功。
在任脉中的“呼”降之时也是用这种方法。“归原沐浴法”是指在行沐浴中,如果我们没有时间再做下去,可以在该沐浴行完之后收功。收功的条件是该沐浴区域基本结束了气的动象。反之,条件不到则不能收功。收功的方法是由此沐浴回到身体大环境,由外部自然经身体四处向丹田作气的拢归。先以意念这样做,奏效后再以双手配合做向丹田的拢气动作,然后搓面、揉目、叩齿,收功。“活沐浴”法是自古以来从未公开的秘密,不知有多少修行人因为不知此法而半途而废,得之者珍之!
序言:继《春夜即事》的春光旖旎之后,《夏夜即事》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副瑰丽的消夏纳凉图。描鸾刺凤倦了的佳人,早已进入深长的梦乡,金笼架上的鹦鹉,还在殷勤地叫唤送茶汤。好像明月照亮了窗户,原来是揭开了宫镜,云雾缭绕异香舞室原来却是点燃了御香。名酒荷露甘滑醇香,催人频频倾翻琥珀杯,柳垂堤岸柳风凉爽,人在水晶槛内好纳凉。水边凉亭里处处是游人团扇翩跹如蝶舞,红楼上窗帘卷起美人们都已卸去了晚妆。这有什么玄机呢?原来它是讲丹道上非常重要的活午时的火候,值得学人细细品味。
春夜即事
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更听未真。
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
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
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
夏夜即事
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
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
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
水亭处处齐纨动,帘卷朱楼罢晚妆。
夏夜,夏为午,代表午月、午时,阳极阴生之时。丹道午时为一阴降的时候,子时是一阳生的时候,恰好相对。这里要注意的是阳升阴降,都是一物的升降,只不过因此物上升,我们称为进阳火,此物下降,我们称为退阴符。
午时的金丹火候,在丹经中记载得不多。《叁同契》:姤始纪序,履霜最先。井底寒泉,午为蕤宾。宾伏于阴,阴为主人。《悟真篇》:姹女游行自有方,前行须短后须长,归来却入黄婆舍,嫁个金公作老郎。吕祖《百句章》:火候从初一,一两渐渐生。十六退阴符,两两不见增。《还丹火候歌》云:忆我仙翁道法,总是吾家那着。原无子午抽添,岂有兔鸡刑德?问吾子在何时?答曰药生时节。问吾午在何候?不过药朝金阙。黄元吉祖师的解释为:到得药气已上泥丸,尤当一意不散,一念不起,凝聚精神团于一处,温养片刻,然后脑中阴精化为甘露神水,滴入绛宫,冶炼片时,而后化为金液,归于丹田,温养成珠。此处务须温温铅鼎以行封固可也。然此封固,内想不出,外想不入,人则知之;若泥丸宫内凝聚一时,烹炼成药,人少知也。夫以此个宫内极是清虚玄朗,落于后天,致有渣滓之窒塞,所以其神不清,其心不灵,常不免于昏愦。若能凝聚半晌,则浊气自降,清气自升,常与天地轻清之气相通。苟能久久温养,则清气充而浊气去,不但身体康强,颜色光耀,而金液大还,亦无非由此静养之功积成也。
我们再来欣赏红楼里的夏夜即事,对此的发挥解说,非常精彩!
丹道红楼|春夜即事赏析,浅谈“活午时”
首句,“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
刺绣,在丹道上是进火行气的比喻,大观园的女子经常出现绣织的镜头,那是凝神运气的意思。“倦绣”,指不进火,气到头顶上田,阳炁旺盛到极点,不能再进火了,应泥丸养慧,神炁和合为主,聚精会神。“佳人”,喻神,神用离卦表示,离为女,就是佳人的形象。“幽梦长”,我们人身上,神主要集中在头部,幽梦就是表神,《红楼梦》也是表这个的,红是五行火色,火为神,楼指身体头部,所以红楼不是世俗女子住的地方,而是我们每人的头部,里面住着每人的神。我们平凡人都在做着荣华富贵梦,修士们都在做着成仙得道梦,三界众生都在生死梦中,此为“幽梦长”。
“金笼”,喻丹道上的金鼎,也就是乾鼎,乾为金,所以喻为“金笼”。“金笼”里住的就是神,我人之神就被困在这个狭小的笼子里,而不得自由。佛家讲三界如火宅,我们都是天之囚徒。什么时间能走出呢?只有悟道,见到我们的广大圆满之法身,才能刑满出狱。“鹦鹉”,就是我们的元神真性,神为火,火用四象中的朱雀表示,鹦鹉的形象就出来了。“金笼鹦鹉”就是离卦,离为火,火曰炎上,《叁同契》里讲:太阳流珠,常欲去人。
神易飘扬流失,因此必须要制服此识神的外耗,需要什么呢?“唤茶汤”,“茶汤”是温热的,喻阳炁,神为阴,流动之神就需要真阳之炁来制服,才能返归如如不动之本性,这在丹道上叫取坎填离,离复成乾,上文中的“描鸾刺凤”也是这个意思。我们看红楼里,宝玉为坎,黛玉为离,两人共读《会真记》,即是坎离和合相聚,炼出一丸紫金丹也。神为性,炁为命,从这里也看出要性命双修,才容易成功。若执一偏,则易落空,或成愚痴之辈,这是很悲哀的事。
次句,“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
“窗明”,窗喻眼,眼前光明一片,此蟾光也。“麝月”,宝玉的丫鬟名,实际就是月亮,月为坎卦,还是喻阳炁,从下田升上来的阳炁进入头部的泥丸宫。“开宫镜”,阳炁如油,元神如灯,灯里填上油,于是就大亮了,“开”字,表泥丸宫内由暗到明。“宫”指离宫,上丹田泥丸也。比喻元神灵通,可以看清泥丸宫内一切,如明镜一般。
“室霭”,“室”还是指离宫,泥丸神室,“霭”指神炁交合的氤氲之气。“檀云”,宝玉的丫鬟名,这里比喻离宫泥丸内,神炁如云雾一般,使人昏昏然、飘飘然。“品御香”,神炁和合,坎离相交,“御”字,我人之神,为一身之主,统帅全身,不是皇帝御用,凡世所无,非常名贵的,“香”有阳炁的意思。神炁在泥丸宫的相合,产生一种使人很舒服的、似醉非醉的感觉,就是“品御香”。
三句,“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
神炁交合完成后,泥丸宫内又回复了原本的清明,此时会有一股清凉之气从泥丸下行,此为阳极阴生,活午时到来。“琥珀杯”,喻口,“琥珀”,贾母的丫鬟名,这里喻口中津液,形容的美极了。《黄庭经》:口为玉池太和官,嗽咽灵液灾不干。口是产生华池神水的地方,具体为上腭凹陷处,道家称为“天池”,我们打坐要舌顶上腭,这样顶上降下的内气就会沿着下来,接通内气用的,也叫搭鹊桥。“荷露”,上鹊桥搭成后,内气下来,舌根内会产生甘甜、清凉的津液。“倾”字用得妙,气满自然溢出的津液。“滑”字,讲津液的圆润、甘甜、温和,所谓“甘露洒须弥”,就是此时的景象。
“玻璃槛”,喻咽喉,道家称为十二重楼,“玻璃”,丫鬟名,十二重楼,象一层一层的台阶,这里用“槛”形容,绝妙!
津液由口继续下行,打通喉部。喉部实际很难打通的,我们看人死时,气渐渐短了,唾液一堵,一口气上不来,就完了。有人说通喉以后,才能了生死。所以佛道两家都有诵经,也有这样的效果。“柳风”,实际不是风,还是这个甘露,红楼里的柳喻神,为阴,风为巽,巽就是那下行的一阴,也就是甘露,也叫玉液神水。“纳”字,这是丹道上的吞津秘诀,吞法为:以舌舐上腭,稍仰头,使津液自然地滑入咽喉,注意要稍加控制,如果津液过多,不要一次全部吞下,要分口吞下,也不要吞得过猛,以免呛了喉咙,引起咳嗽,会将正欲降沉的元精之气震散。
末句,“水亭处处齐纨动,帘卷朱楼罢晚妆。”
“水亭”,喻肺金,生水的地方。甘露神水经十二重楼继续下行,经肺的蒸腾,变成金液。“处处”,肺为华盖,金液充满。“齐纨动”,“齐纨”,原指齐国产的细白的薄纱绸,肺为金,五行白色,甘露津液经肺的蒸腾,向下飘落,如细白的薄纱绸飘动。“动”字,金液不断生出,落入中田绛宫。
“朱楼”,指头部泥丸宫,朱为红,不是皇宫,而是神宫的意思。“帘卷”,神光不再观照泥丸宫,不需要温养了,而应随着下行的内气,去做降阴符、通任脉的工作。“晚妆”, 晚妆与晨妆相对,晨妆喻子时阳生时的沐浴温养,晚妆喻午时阴生时的沐浴温养,丹道子午卯酉四时均有沐浴。午时的沐浴温养,实际就是神炁氤氲交合,完成乾坤相交的过程。“罢晚妆”,停止泥丸宫的温养,接着退阴符,打通任脉,完成一次周天炼药。
丹道红楼|春夜即事赏析,浅谈“活午时”
最后,我再引点现代人写的小周天活午时的秘密,来帮助大家理解《夏夜即事》,进而理解丹道上讲的活午时,以指导道友的实际修炼。
1、泥丸温养气通督的过程中,意念的使用有两大阶段,在大椎以下时,意念主要是处在内气的后面起一个督导和推动的作用。当内气的主流过了大椎穴以后,已经不用再担心它会下降消散了,这时就将意念收回到泥丸,对玉枕到大椎这一线正在腾腾上升的内气起一个微微招摄的意思,这样,内气就会像驾“牛车”一样奋猛而上。
内气到达泥丸之后的功夫,是金丹法与世俗的小周天最大的不同点所在,世俗的小周天往往是内气从百会一冲而过,只是接通了一个任督二脉而已,但是金丹法中的小周天,内气运行至此,要进行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完成乾坤交,也就是用内气之“阳”去化泥丸之“阴”。这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个不同点。内气开始到达泥丸之时,就如同锅炉房烧的热腾腾的水蒸气经过一个管道(相当于督脉)后,往一个空旷的空间(就是泥丸)里放,使泥丸宫里如同充满了云雾一样。此时人则有一种昏昏然、飘飘然,似醉非醉的感觉。这时要注意观察气入泥丸的情势,总的口诀是要等待内气全部进入泥丸之后(一般应该是督脉中不再有内气往泥丸宫里注入的感觉),就要行“入混沌”之法,口诀是“入泥丸,虚对空;不净明,不放松”。也就是将整个的明神真意完全地化合于泥丸的内气之中,也就是在泥丸宫行神气合一之法。这一过程在丹法中称为“以汞投铅”、“铅汞混合”、“性命相合”等。
实际的作用是用阴神(一般所说的意念)去合阳气(由督脉上行来的内气),作用是以阳气之“火”去化去神中之阴。这个过程也叫“乾坤交”,至此才是人体内真正的真阴真阳的相合。
丹道红楼|春夜即事赏析,浅谈“活午时”
2、活午正午。
内气在泥丸温养一段时间后,混沌中会慢慢地有云开雾散的感觉,生出一种清凉净明之象,就像在浑水中加入明矾一样。一出现这种景象,就应该像当初在下丹田中就对“一阳初动”时一样,将意念从这种混沌中清明起来,用一种“照”的方法,如同太阳照云海一样。
这样静照一段时间后,泥丸会渐渐地变得清凉、空明、干净,一片悬朗的感觉,不再有丝毫的混沌和云雾弥漫的感觉,这时就如同醍醐灌顶,浑身温和、柔润、顺畅、舒爽,而且会伴有一阵阵的或是一丝丝的清凉之气由泥丸下行。
这就是“活午时”,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也就是有了这种景象的时候),才能进行下一步的退阴符以通任脉的工作,若无此种景象,则说明时候不到,不能妄动,切切!!
3、退符通任。
通任脉时伴随着气的自然沉降,意念主要是集中在“呼”之上。气会由泥丸下降,经过脑中、额面、口腔、咽喉(又称十二重楼)、心窝,一路之上给人的感觉也是千变万化,不可以言表,总在个人自己感受。
当泥丸中出现“活午时”的现象后,就要内视下丹田,也就是用意念配合收回到身体里的目光下照丹田,等到内气从泥丸开始沿任脉运行时,就将意念伴随内气向前额引领,一定要轻柔和缓,以见到内气确实地沿任脉向前行进为效验,如果没有内气伴随运行,则说明泥丸温养的不足,仍然需要继续进行上一步的泥丸温养工作。当内气沿额面下降至口中上腭的凹陷处时,由于舌的上顶(舌舐上腭就是顶在这个凹陷处,道家称为“天池”),会将内气沿舌导下到咽喉下十二重楼,此时舌根会立即有一种感应,同时生出甘甜、清凉的津液。
这些津液被称为“华池神水”,要将它们慢慢地吞入腹中,并用意念相伴着这些“津液”送入到下丹田(此时的意念运用很重要)。
在以“呼”字诀伴随内气下降的过程中,也要常常使用“活沐浴”之法,内气不到的时候不能强硬地用意念往下降,那是空降,没有任何好处,所以说,在内气降的时候也要像当初通督的时候一样保持着耐心和专注!甚至有些时候,泥丸之气已经降到面部,正在做面部的下降之功时,泥丸中不知何时又云里雾里地混沌一团。这时就要放下面部的工作暂且不做,重新将意念收归到泥丸再做“入混沌”的“午温养”工夫。因为泥丸在任督二脉中处于午位,所以在会阴穴时称为“子进阳火”,而到了泥丸时称为“午退阴符”(实际上都是用意念引导和伴随内气的运行而已,只是用了不同的名称)。
如果“退阴符”的工作做不好,会影响任脉上的火候功夫,不能完成一次完整的周天运行,所以说,绝不能因为通了督脉,到了任脉时就马虎大意,“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否则会前功尽弃,戒之!!
作者简介:
十八员外,修学心密,喜参禅论道,在广参佛家的基础上,又对道家东西南北中一一涉猎,对性命双修有了一定的体验。炼心之余,偶然发现《红楼梦》是修道之作,潜心探索,于《红楼研究》上发表了《道解十二菊花诗》、《道解芦雪庵联诗》和《道解凹晶馆联诗》,现全面解读前八十回,争取早日破解这一旷世之谜,利益广大红迷。平时喜读书,临贴习字,吟诗填词,下棋打球。愿与五湖四海同道,携手共进,同游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