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经秘诀》
按经旨:叩齿思神,默想念之,乃得飞升。 夫大道一乘,分为三洞。故教开渐顿,人有贤愚,设法随机,要在合道。 然,戒以防非止恶,制断六情。箓者,进品登仙,远超三界。 故《道性品》云“戒行摄众生,录引归真一。”自浅之深,非无优劣;从凡入圣,各有等差。 以正一仙灵为初戒,以玉清升玄为毕箓。通玄合道,契真言象。以宗其道,师其人,行其教,遵其礼。 朕闻: 寥廓之际,真宰存焉;瞑涬之初,圣人利见。 其教善贷而不有,其道日用而惟新;则焕乎云篆仙书,秘于瑶篇玉简。非握图受箓之主,不能行其教;非栖真择贤之士,不得阀其文。 明真有五科,太上留十戒。 我国家冑白云之积庆,承玄元之妙旨。合德二仪,同光五圣,皆以至道滋万类,敦德临兆人。
《上清经》云: 三洞者:一曰洞真,二曰洞玄,三曰洞神。 各有一十二门,分为三十六部尊经。上应三清三十六天,下应九垒三十六宫府。 故人头有九宫,心有九孔,脐有九神,形有九户,三十六所也。 《九天生神经》云: 人受生於胞胎之中。三元育养,九气结形,九月神布。 气满能声,身尚神具。九天称庆,太一执符,帝君品命,主录勒籍,司命定算,五帝监生,圣母卫房,天神地祇,三界齐临,亦不轻也。 《登真隐诀》云: 所论一理者,即是一切众生身中清争道性。 道性者,不有不无;真性常在,所以通之为道。 道者,有而无形,形而有情,变化不测,通於群生。在人之身为神明,所以为心也;所以教人修心即修道也,教人修道即修心也。 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 生亡则道废,合道则长生也。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