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认真曰;平生姿性爱风流,讥笑时人向外求,万别千差无觅处,得来原在鼻端头。鼻端;气出入的门户,如果精气凝固,元阳充足,则鼻息进多出少,久久则无出无入,凝胎息,结内丹,寿命长久。反之,则鼻息出多入少,体内元阳被天地所夺,久之,精枯气竭,百病从生,气绝身亡,古圣曰;一息尚存,皆可复命,
功法;自然盘坐,结握固印,凝神于鼻端前一寸虚空处,神凝此处,元气自不外泄,地下升起的阳气,至此则不上升,由鼻端进入体内,以微意顺鼻孔导入咽喉,守住咽喉,则气满生液。液满分三口咽下送入丹田。再将神气自咽喉下移至中丹田,待中丹田气满,呼吸出入细微。可引到下丹田,待下丹田气足,呼吸不出不入可引到长强,命门,夹背,玉枕,由玉枕入脑,守住上丹田,待上丹田气满,可引到咽堠,中丹田,下丹田,反复三十六转,三十六转后,开始气行大周天,炼气化神,大周天神气充足,气入中脉,中黄直透上下三十六,止于下丹田,此时气满脉住,神气混溶入虚空大定,精自化气,气自化神,神自还虚,虚实相通,内外大同,观天地如掌中,见日月于壶内,
诗曰;天人一气本来同,为有形骸凝不通,炼到形神冥合处,方知色根即真空。传道度人,功德无量,伪法骗人,下无间地狱。
提偈一首,偈曰;莫道天道无神灵,且看日月无脚行,阳尽阴纯化作鬼,阴阳和合暂为人,积阳化阴成仙客,十洲三岛任游行,一善一阳增福寿,一恶一阴地狱行,都知富贵由天定,积阳为天命由人,烧香拜神神不佑,不如念念莫欺心。悟透此中阴阳理,命运攥入一掌中。
真空炼形法原于尹真人所着的《性命圭旨》,附于“身内有身、长养圣胎”这一节功法之后。陈撄宁先生在《孙不二女功内丹次第诗注》中介绍尹真人的真空炼形法,也是为了解注育胎这一步丹功的。炼形之法有五,太阴与太阳炼形法属炼精化气阶段,玉液与金液炼形法属炼气化神的初级阶段(七日蛰茂藏),真空炼形法属炼气化神的高级阶段(十月育胎)。
从道长所述的功境来看,他已经炼成了玉液小还丹,“移神夹脊,不用多少时日,自会有那么一天,在不知不觉中,突然全身一震,浑身的经脉关窍在大震中开合,整个人体成了一只气坛子,并在旋转,此时,有一种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怡悦感。紧接着全身一震,下丹又会突然产生一种很强的吸力,将内外之气一下子吸入丹田,就如倒吸一口气似的。下丹田气机随之发动,并自然而然地经会阴沿督脉上升到头顶,少停化为甘霖下降。”这里所说的甘霖是气所化,仍属命功阶段,所以只有气感没有光感。
真空炼形法修至内舍意念、外舍万缘、顿忘天地、粉碎形骸时,自然太虚中有一点如露如电之阳,勃勃然入于玄门,透长谷,而上泥丸,化为甘霖而降于五内。如露如电之阳,乃先天一 所聚。炼性功者易见光,故能看出先天阳 如露如电之象;炼命功者因其无明,所以下丹田气感很强,其详情如张杏春所述。故此张杏春以其命功的境界来解释性功的真空炼形法,自然会把玄门误解为“动静交关处”的玄关一窍了。其实看过《性命圭旨》的人,都会明白玄门就是祖窍,长谷就是腾桥,即鼻道。这些道窍术语,在《性命圭旨》“涵养本源,救护命宝”一节后的添油续命法(可参考梅自强先生的传统养生内丹术的贯腾桥法)中已解释得很明白了。
其实道长《真空炼形法解奥》一文中所引述尹真人文字,讲的只是功理、功境及功效,并没有功法。功法在《性命圭旨》之中,刚巧在张所引的段落之前。先说功法再说功境功效,古人没有隐瞒我们。“按孙陀罗尊者云,世尊教我观鼻端白,我初谛观,经三七日见鼻中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世界,遍成虚净,犹如玻璃。烟相渐消,鼻息成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罗汉果。”这是佛教的安般法门,很适合现代人修炼。其实当今流行的气功,有不少是由这个法门演变而成的。
藏密灵热成就法,又称拙火定,其法以修中脉及底、脐、心、喉、顶五轮为主。徐徐吸气由鼻孔沿左右脉而下底轮,再观想底轮的红明点燃起拙火,灵热没中脉上冲五轮,将顶轮中的白明点熔化为月液(甘霖),下降脐轮至手足周身。将其以真空炼形法相对照,会发现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其功效只能及得上玉液炼形法,必须同炼光明成就法才能与真空炼形法相比。另外藏密的大圆满心髓中炼外明点的脱噶与彻却法,也和真空炼形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那么真空炼形法到底属佛,还是属道呢?如果看过《性命圭旨》与《易筋经》,必定问:到底谁抄谁啊!道士念无量寿佛,老和尚叫得道高僧,佛道的糊涂帐连他们自己也搞不清了。若单从修炼的角度来讲,道家在唐朝及以前多语修道,之后则重炼丹功;佛家则相反,唐朝之前修小乘炼肉身和化身,之后参大乘悟法身。藏密宗看似辉煌,实则修心不及禅宗,炼身不及丹道,正是所谓的两头不到岸,所以特别对我们这些志向不大的现代人的胃口。其实什么宝瓶气、九节佛风的一大堆,其功效还及不上简简单单的念安般。
真空炼形法,五蕴空非空,非以空五蕴,五蕴悉皆空。
天人一气相呼吸,以法追来炼形质,窍窍玲珑五蕴空,霞光万道连天碧。
后一首诗说的是功理、功效,前面已经解释过了。头一首诗说的是功法,源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是佛法中最大法,无为法。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般若法门又名心宗,即如中国的禅宗,是一切诸佛之心中心法。般若观法简效宏,成就迅速,但实证不易。密藏心中心,大半是拙火、光明、颇瓦之类的有为法,正适合现代的纯根众生。禅宗提倡顿悟,听者多忘渐修,说禅不行禅,所以当今气功界没有禅宗修法。
无为的般若观法与有为的念安般法,无论练那一种,都要照见五蕴皆空,才能真空炼形。
炼形之法
丹家本来特重炼形、炼气、养颜,然后来似乎日益受到佛教的影响,从重视实际的养生功夫,转而追求虚玄的性地证悟。虽然还是以性命双修为口号,却开始偏重于讲无为、讲虚空、讲先天一气从虚无中来,反而轻视以切实的生理变化为核心的命功修为。尤其是近代的丹家,几乎很少有人认真地提及炼形功夫了。理论的日渐高明,反而带来了实践的日渐退步,近代以来,丹道大成者几乎见不到了,其中固然有很复杂的种种因素,但是,忽视筑基、轻视炼形,都是比较重要的原因。
我们看后世特别是近代的丹书,很多都有这样的特点,许多人做功夫也是这样,喜欢虚无,喜欢无相,不喜欢有为的搬运、导引,尤其不喜欢做生理的基础功夫。所以很多人都是筑基未固,便求还丹;形质未化,便求养胎,从而导致了种种的偏失:比如,有为功夫不够,根基不牢,基础不固 ,处处有漏(此处专言身漏),证量难以升华;还丹后不事炼形,急于入定养婴,形中阴气未净,以至阳神无法纯阳,真幻相杂,难入正路;形质不化,呼吸、饮食不断,处处是漏,难以绝谷大定以圆真胎;形质未换,不能长生久视、留形住世,甚至连老来无病都难以实现;不炼形不可能达到形神俱妙,更不可能有飞腾冲举之可能……近代众多前辈,一生用功,不可谓不勤,甚至也在慧性上有相当的证悟,结果却长寿者甚少,不少人还是病死的,考其丹法,很多都是畅谈虚无而忽视炼形。丹道大家陈樱宁老,死于肺癌,难道说其先天功夫不够吗?有人说,他是因为服食铅汞外丹中毒致癌,实际上医学上并无铅汞致癌一说,这是讲不通的,还不如说铅汞中毒破坏了肝脏和肾脏而死更合理。
炼形之法,考有多门,如玉液炼形、金液炼形、太阳炼形、太阴炼形、内观炼形、真空炼形等等,另外尚有很多的小炼形法在各派流传,则多属于导引、动功、炼津、调气的初级法门。在明代以后众多的丹书中,都越来越轻视炼形,或者只重视其中的“真空炼形”一法,认为其他的都有为有作、落于形质,不能同于虚无大道。呵呵,愚见认为,玉液、金液,以至内观、真空,是有次第、有先后的,要功夫到了那一层,才能有大用,否则,直接去做真空炼形那“身外易形”的功夫,是在搞“跳跃式发展”,很勉为其难。要说有为无为谁高明,实际上都不高明、都有所偏,到无不为才是高明。比如周天运法还精补脑一功,有些派中认为是着于形迹的下乘法,实际上撇开周天不用而只事中黄先天,则于色身必然有缺;再比如脏真搬运之小周天,后世丹书几乎无人提及,实际上,得药后,以此五脏周天运炼点化五脏六腑之元真,功效非常大,祛病延年乃是小验,改形驻颜也颇见其功,其中有自很深的道理;玉液炼形、金液炼形,都有其特殊的功效,没有这些做基础,直接去做真空炼形很难行得通的。另外,象古传丹法,有的非常重视三关九窍,这与原始的瑜珈很类似,它很重视三脉七轮,一切的证量不看别的,就看这个,这看起来好像笨拙原始,实际上正是大巧若拙啊——如果以这个为标准衡量一下,老实说,其九层证量中,我们很多人都是连下成证量都没有——没有就是没有,你再说什么先天也没有用,到老还是得生病,还是比许多根本不炼丹功的人要短命。
丹家所重者,先天一气从虚无中来,然此“天气归一身”,不可见者一气,可见者效验,不可知者虚无,可知者生理,无论修命修性,离不了生理,也必须符合生理。
今且不论深层的炼形,就说说下手筑基的炼形功夫。人一身无非元气所化,元气盛则寿而健,元气亏则衰而夭,元气竭则病而死;然人身元气藏而不见,可见者脏腑也,丹道下手,种种作用,岂离脏腑?交媾龙虎、调和坎离,虽然是无形中作用,然其实在生理过程,也不离脏腑也。
就以肺金为例吧,肺主宗气,司呼吸,藏魄、朝百脉,外开窍于鼻,主皮毛,众多入手法中,凡是以呼吸下手的,都不离肺金作用。肺金乃人体与外界交通之大通道,故得呼吸之妙者,自然知天人一气相通之理;鼻为肺之大外窍,而其小窍则通身皆是,即毛窍也,故多从两孔之呼吸入门,而终必发现周身皮肤毛窍皆在呼吸之事实,有所谓以听息于肤者,其实也不外乎此——肺乃与外界的通道,故夺天地之气补我身,必赖于肺金作用,又有所谓不内不外,不即肉身不离肉身之作用,其实仍是肺金作用;肺朝百脉,故凡得后天之息者,则通身气脉皆畅,肺主治节,而调和周身气机平衡必不离呼吸作用;肺主宣降,金性沉重,故得真息则气机自然下沉归元,而得胎息之开启,是谓得后天之铅金矣。
再说肝木,主藏血,主疏理条畅,藏魂,主生发,外开窍于目,四体中筋主于肝,四末中爪甲属肝,而凡诸抻筋拔骨、导引按跷、疏泄浊气、调和血行,种种动功下手,皆肝木之作用。肺肝之气血乃后天之龙虎,凡动功操修,皆需要呼吸与动作恰当配合使气血调和,阴阳平衡而运化,此即龙虎相交之初功,动功之效果,操持合度,则必然是呼吸调匀、气血畅达,引发循经缠度,经脉气化交注,进而由动归静,而有元气黄芽之萌动,是为内修之初阶,而其中目光之运用、呼吸之调整皆须合度方可。
另外炼形,象心火之内景洞明,性光发耀,神明智慧之开启;肾水藏精,蛰藏沉潜,元阳发动,诸般作用;脾土之调和四象,化生气血,和气内运,等等,都是生理之实际,体现于下手筑基、补亏补漏之功用。r> 至于较深一层中的炼形,真元到肾,则白头重生黑发,齿落更生新牙;真元到肝,自然目如点漆,什么近视远视老花散光都不在话下;真元到心,则面如处子,颜若桃花……至于生病而死,则是很难的了,呵呵“遂至浑身脱去,谓之形神俱妙”?!----圆悟佛果禅师《破妄传达摩胎息论》 破妄传达摩胎息论西方大圣人出迦维罗。作无边量妙用。显发刹尘莫数难思议殊特胜因。以启迪群灵。其方佛顺逆开遮。余言余典盈溢宝藏。及至下梢始露一实消息。谓之教外别行单传心印金色老子以来的的绵绵。只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阶梯不生知见。利根上智向无明窟子里瞥破。烦恼根株中活脱。应时超证得大解脱。是故竺干四七东土二三。皆龙象蹴踏。师胜资强。机境言句。动用语默。有上上乘器格外领略。当下业障冰消。直截承荷。于余时自能管带打成一片。度世绝流顿契佛地。尚不肯向死水里浸却。唱出透玄妙越佛祖。削去机缘刬断露布。如按太阿。凛凛神威阿谁敢近。作家汉确实论量。才有向上向下胜妙性理作用纤毫即叱之。不是从来种草。直下十成。煆炼得熟践履得实。始与略放过。犹恐异时落草负累人。瞎却正法眼。嗟见一流拍盲野狐种族。自不曾梦见祖师。却妄传达磨以胎息传人。谓之传法救迷情。以至引从上最年高宗师如安国师赵州之类。皆行此气。及夸初祖只履普化空棺。皆谓此术有验。遂至浑身脱去。谓之形神俱妙。而人间厚爱此身。怕腊月三十日慞惶。竞传归真之法。除夜望影唤主人翁。以卜日月听楼鼓。验玉池觇眼光。以为脱生死法。真诳谑闾阎。掜伪造窠。贻高人嗤鄙。复有一等。假托初祖胎息说。赵州十二时别歌。庞居士转河车颂。递互指授密传行持。以图长年。及全身脱去。或希三五百岁。殊不知。此真是妄想爱见本是善因。不觉堕在荒草。而豪杰俊颖之士。高谈大辩下视祖师者。往往信之。岂知失顾步画虎成狸。遭有识大达明眼觑破居常。众中唯默观悯怜。岂释迦文与列祖体裁。止如是耶。曾不自回照始末。则居然可知矣。海内学此道者。如稻麻竹[竺-二+韦]。其高识远见自不因循。恐乍发意未深入阃奥。揭志虽专跂步虽远。遇增上慢导入此邪见林。未上一错永没回转。其流浸广莫之能遏。因出此显言。庶有志愿于大解脱大总持。可以辩之而同入无生大萨婆若海。泛小舟济接群品。俾真正道妙流于无穷。岂不快哉。流传百世。
真空炼形法则
天人一气相呼吸,
以法追来炼形质,
窍窍玲珑五蕴空,
霞光万道连天碧。
真空炼形法,五蕴空非空,
非以空五蕴,五蕴悉皆空。
炼形
释经曰:
异端有白我其观,
却叹人从瓮里盘。
最上一乘含蓄远,
好从玄窍觅天宽。
真空炼形,如同:运瓮。
若处瓮内,岂能:运之?
处于瓮外,方能:运之。
身处瓮外:
释曰:外其身而虚空之。
道曰:
外其身,而身修,
忘其形,而形存。
薛道光曰:
若人空此幻化身,亲授圣师真规则。
张全一曰:
太虚是我,先空其身。
其身既空,天地亦空。
天地既空,太空亦空。
空无所空,乃是真空。
清静经曰:
内观其心,心无其心。
外视其形,形无其形。
形无其形,即是:身空;
心无其心,即是:心空。
心空无碍,
则神愈炼,而愈灵;
身空无碍,
则形愈炼,而愈清。
直炼到:
形与神,而相涵,
身与心,而为一,
方才是:
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经曰:
形以道全,命以术延。
此术,是:
窃,无涯之:元炁,
续,有限之:形躯。
无涯之元炁,是:
天地阴阳长生,
灵父圣母之炁。
有限之形躯,是:
阴阳短促浊乱
凡父凡母之气。
故以:真父母之炁,变化:凡父母之身,
而为:纯阳真精之形,
则可:与天地同寿。
孙陀罗尊者,云:
世尊教我:
观鼻端白,我初谛观,
经三七日,见鼻中气,
出入如烟,身心内明,
圆洞世界,遍成虚净,
犹如硫璃,烟相渐消,
鼻息成白,心开漏尽,
诸出入息,化为光照,
照十方界,得阿罗汉。
朱元晦云:
鼻端有白,我其观之。
莫认真云:
平生姿韵,爱风流,
几笑时人,向外求。
万别千差,无觅处,
得来原在,鼻尖头。
人之:未生之先,一呼一吸,气通于母。
人之:既生之后,
一呼一吸,气通于天。
天人一气,联属流通,相吞相吐,如同扯锯。
天与之,我能取之,
得其气,气盛而生。
天与之,天复取之,
失其气,气绝而死。
圣人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每于义驭未升,肠谷之时,
凝神静坐,虚以待之,
内舍意念,外舍万缘,
顿忘天地,粉碎形骸。
自然,太虚中有一点:如露如电之阳,
勃勃然,入玄门,
透长谷,而境上泥丸,
化为甘霖,而降于五内。
我即:鼓动巽风,以应之。
使其:
驱逐:三关九窍之邪,
扫荡:五脏六腑之垢,
焚身炼质,煅滓销霾。
抽尽:秽浊之躯,
变换:纯阳之体。
累积长久,化形而仙。
陈翠虚曰:
透体金光,骨髓香,
金筋玉骨,尽纯阳。
炼教赤血,流为白,
阴气消磨,身自康。
丘长春曰:
但能息息,常相顾,
换尽形骸,玉液流。
张紫琼曰:
天人一气,本来同,
为有形骸,碍不通。
炼到形神,冥合处,
方知色相,即真空。
薛复命曰:
不知将谓气,得后自然真。
董汉醇曰:
金用矿消,形由炁炼。
炼形之法,总有六门。
一、玉液炼形,
二、金液炼形,
三、太阴炼形,
四、太阳炼形,
五、内观炼形。
若此者,总非:虚无大道,
终不能:与其:太虚同体。
惟此一诀,
乃曰:真空炼形。
虽曰:有作。其实:无为,
虽曰:炼形,其实:炼神,
即是:修外,而兼:修内。
依法:炼之百日,
则,七魄亡形,三尸绝迹,
此时六贼潜藏,十魔远遁。
依法:炼之千日,
则其:四大一身,
俨如:水晶塔子,
表里玲珑,内外洞彻,
心华灿然,灵光显现。
灵光,即是:慧光。
故曰:慧光生处觉花开。
慧觉花开,非炼形入微,
与道冥一者,不能有此。
生神经曰:
身神并一,则为真身;
身与神合,形随道通。
隐,则:形固于神,
显,则:神合于气。
所以,
蹈水火,而:无碍,
对日月,而:无影。
吾亡在己,出入无间。
或:留形住世。
或:脱质升仙。
黄帝:白日而飞肉尸。
彭祖:留形在世。
张天师:受命而居天职。
许施阳:拔宅而上升,。
王重阳:示疾而终。
东方朔:入仕而臣。
老子,为:柱史。
辛钘,为:大夫。
尹喜,为:关令。
伯姬,为:卿上。
唐典,隐:昆陵。
子休,治:漆园。
马丹,仕:晋,
海蟾,仕:燕,
正阳,弃:官,
纯阳,应:举。
神仙之:隐显去留,
岂世之凡夫,所能测度?
凭虚御风之,列子。
折芦过江之,达摩。
只有:淘质炼形之功,
方有:如此轻举之身。
此:形神俱妙之道,
其坐脱立亡者,不能知之,
故不免有:抛身入身之失。
独以:炼神为妙,
不知:炼形为要,
只成:清灵善化之鬼,
不能:与其高仙为比。
温养炼形,无分彼此。
虽在:两处发明,
只是:一个道理。
内外兼修,不相违背。
若能:千日功夫无间,
乃是:悬崖撒手之时。
自然:
言语道断,心思路绝。
能所两亡,色空俱泯,
无滞无碍,不染不着,
身似翔鸿,而不可笼,
心如莲华,而不着水。
火光净净,潇潇洒洒,
腾腾任运,任运腾腾。
做一个:无事无为,
自在逍遥之:散汉。
婴儿渐露其形,与人无异,
愈要含华隐曜,镇静心田,
此时若起欢忻,就着魔境。
陈泥丸云:
我昔功夫,行一年,
六脉已息,气归根。
有个婴儿,在丹田,
与我形貌,亦如然。
此时婴儿既长,穴不能居,
自然裂窍而出、贯顶而升。
谓之出离苦海,而起彼岸。
永明寿禅师云:
身在苦海中,赖此铁罗汉。
苦海既脱离,舍筏登彼岸。
观吾陈真人云:
此岸波涛,已脱离,
到彼方知,寿可跻。
一得归来,宜永得,
渡河筏子,上天梯。
苦海中业,水迷茫,
爱河间黑,流滉漾,
谁施那慈,悲慧光?
济沉沦无,边无量。
显慈航,现津梁,
悉脱众生诸业障,
心飏飏,意恍恍,
珍宝摄入如来藏。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