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道德经第三十八天: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经典学习#黄山2021-05-18

上德不德章第三十八『原文诵读』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

上德不德章第三十八

『原文诵读』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释义悟道】

此章是虚生明,空生慧,清静合太虚底意思。

上德者,不言,不动,不闻,不见,合天之至真,谓之上德。

无心于万物,无心于身形,谓之不德。外忘其身,内忘其心,听万物自然之生化,随其自然之流行,谓之上德不德。

德字,道之别名也,即道字,非恩德之德也。者等才是个有德底,谓之是以有德。

着心外用,谓之下德。有心用去,就有心望报,故为不失德,不合天之不言,不动,不闻,不见,亦无清静自然之德,是以无德。

外实而内空,外无而内有;实若无,空若有,听自然之生化,谓之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不能虚心而心外耗,不能实腹而腹运虚,满腹心,听心之指挥,心动火盛,焚其腹,或守或运,形容日渐枯衰,无上德之自然,是以下德为之而有以害为之。

和顺柔弱,温良静定,而合上德,谓之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义字,改做个断字。义重生刚,刚胜必有果断,果断必有是非,是非出自疑生,疑生上德,夫德失而为仁,仁下而为义。义字改意字看,何也?义重则刚心生,心动意驰,意驰必有为。

有为者,三千八百门,皆从此意字,安能合上德?是以上义为之而有以为。礼者,路也。有意于道,必有心去求,一求非上德也。谷气应之,则真心不见,而真气莫为之应,是以攘臂而仍之。攘臂者,杀伐之气也,即气质之性也。仍者,就而应之之谓也,即胜心贪意者是也。如此则道远矣,故失道。失道者,失自然之生化,容心于万物者也,谓之失道而后德。

有心于物者,谓之德;无心于万物,和顺于生化,就于有为而失仁。失仁而后义,后仁,失了自然之德,存仁于万物,和顺于生化,就于有为而失仁。失仁而后义,是坚心刚者,勇卤之性,一派气质杀伐之心。失义而后礼,有路为之谓之礼。不知礼者吉,礼者忠信之薄凶。

乱者,败也,亡也。因礼之害也,故为乱之首。前识者,高明正大,清静无为之人也,不德而若愚,昏默之谓也。

如此之丈夫,处上德之厚,不处上礼之薄也。居上德无为之实,不居上仁,上礼,有为之华也。

故去仁义礼智之彼,而取无为上德之此也,谓之去彼取此。

相关话题

#道家文化

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

黄山[太极者]

  • 关注
    54
  • 粉丝
    2432
  • 经验
    9435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