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行当,若要做到杰出,没有一样是离得了最基础的那些基本功的。比如练武者,扎马步与站桩是必须天天练,并且最好能练至化境,否则肯定是空把式,银样蜡枪头,更不用谈跟人实战了。
套路再多,基本功不练扎实,其实是根本不入门的。正因如此,现在许多自吹的各派大师,上擂台时被人秒速KO,实在并不奇怪。这些人都是一眼望过去,那种下盘浮逼逼的牛皮大王。
禅定修习的道理也是一样,总是要或站、或坐或卧,选一样身姿为主。通常来讲,应以打坐或站桩为主,最好还能再结合跑步。
而这其中,基本中的基本,还得属掌握调心方法。
调心方法中,除了生活上的自律基础外,最根本的基本功就是摄心专注的练习。而摄心专注的练习,在我看来,最基础最基本的又当属数息、随息的练习。
数息与随息,听起来不难,好似很容易上手,但是真正能坚持不懈掌握至彻底熟练的人,其实并不多。因为若真是熏习至熟,以这一方法而论,除非生活上自律做不到者,纵欲者,是人人都可借以证入禅定的。
至于这定,是“世间定”还是“出世间定”,先且别那么讲究,先且别管,先有了再说,再谈其余,否则都是好高骛远。
所以,我的意思是,不管你是否已经掌握了数息、随息,是否已经可以数得了了分明,已经没有杂念;我还是建议,不妨常常重新在座中练习个两三组。为何?因为其实常常会有新滋味出现,历久弥新。
有一位朋友向我请教打坐快一年,已能初步安坐一小时。在开始的时候,我就教以数息、随息。掌握好后,她不通过数息、随息,也是能坐定的。但是最近有一座质量是显然比较好的。我且摘录与她的微信对话:
如意坐60分钟,前面四十多分钟很舒适,一直在数息、随息,头部紧、麻、重、凉的感觉一直都有,几次出现鼻端白。至四十五分钟左右,左腿有点沉,右脚踝有点痛起,上身有点热,过了一会儿就慢慢缓解。下座后头还是麻麻的,头顶有点重。
双盘跏趺坐中,左腿在上,右腿在下者,可称为“如意坐”;反之,右腿在上,左腿在下者,可称为“金刚坐”。我对她这一座的评价回复是:
今天这一座质量不错,禅定开始巩固了。
她这一座中,“八触”的现象明显,而且能自然现出“鼻端白”,这是很好的入禅定相。她又回复道:
今天上座感觉轻松,努力让自己入定,一直练习数息、随息!
很明显,此座之中,她对入定有”努力“有正常的欲求精进心,并且坚持反复数息、随息,这使得其定相由浅至深。
这是一个较为正确的用功案例,所以录下来分享给大家。
最后要再次强调一遍,哪怕你认为已经熟习了数息与随息,还是别忘了经常再练一练,这是常会带来新感受,并引向更深入的。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