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赵堡架第四代宗师王柏青:
康熙初年人(约生于1665年卒于1741年),与陈 敬柏同师学艺。他习拳修道四十余年后,拳艺独树一 帜,有一代名师之美誉,是《太极秘术》一书的编撰者。 王公柏青于雍正初年汇编《太极秘术》一书时,在序中 叙述了他习炼秘传太极拳赵堡架四十余年的体悟,他 著的《太极丹功义诠》、《太极拳丹功要术》均列于书 中,有非常高的学术与史料价值,他为太极拳赵堡架 早期资料的整理与保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天地人灵,道存唯此。欲修丹功,象天法地。参自然而合人身,夺造化在悟玄机。人内三宝,精气神也。修者,寅时合道,须择幽静之处。背北面南,气收地灵。直立两肩之中,安定子午之位。气沉腹脐,意导孕合。心静而息寂,呼吸悠长,若无脉流。而气摧神意俱,会似如失意。导气运腹轮,常转杂念止。则内外松,适心念静,而呼吸若一,意气互感,暖流回转。其态若轮,生生不息。此为一气浑圆,修之可享遐龄。
气流转而无微不到,阴阳和合而化育五脏。运行于筋骨经脉,营卫於肌肤毛孔。通连於天地祖气,气机循环还升降有序。身遂升降而起伏,手随机势而运形。形动而神静,意会而势灵。微风亦能顺化,叶落亦能知警。蹬此门堂,许为初成。
功既有成,须明用道。太极之妙,首在心神。惟心静,能详察进退之机。惟神领,可体悟起伏之道。进因降而起,退而合而伏。其法,曰:神,曰:气,曰:形。神者能轻灵,气者有刚柔,形者可纵横。以神击敌为先,身未动威先发於瞳,伤敌之神,令彼胆寒。以气击敌势未成,而无畏浩气出,破敌之气,令彼心怯。以形击敌俟敌动,身应形合之制敌之形,令彼跌仆。内静外动,外疾内缓。神静而意动,心静而气动,息静而身动。眼欲疾而神须缓。步欲疾而气须缓,手欲疾而心须缓。内态静缓,外形愈疾。息无此乱,无虞自疲。
运功发劲,外柔内刚。卷之则柔,发之成刚。柔为长劲,刚为瞬间。化敌之力,缠绵如丝。圆而劲柔,击敌空门。势若奔雷。循方直达。柔则松弛,内气如缕不断。刚则开张,瞬间一泻千里。意深如此,惟气行之。动如簧弹箭发,静如山岳雄峙。功不间断,持久通灵。气机活泼,由心外场。感应神通,人来临身,已知来犯之处。意令气发,去则攻其无救,人未明立仆警心寒。
《太丹功义诠》——王柏青
道自虚无生有为,便从太极中规循。
天地分判阴阳义,人法自然意神合。
道心玄秘守天根,内丹培育成在坤。
精气合练延年药,浑身天人俱妄春。
悟得天心道基尊,生生妙境育灵根。
抛却名利海天阔,圜中日月随心神。
两只慧剑定中土,一团和气冲玄门。
苍海无浪缘龙蜇,青天恬谧赤子心。
精气神喻三祖孙,气为先祖万物根。
精乃气子生神意,积气生精自全神。
出玄入牝呼吸循,念念归底海容深。
俟至地火喷涌时,百脉俱活修全真。
三花妙合统在神,五气聚分权由心。
修得瑞土孕内丹,日月真息火候存。
三魂息安昼夜分,两弦期活朔望临。
但使方寸宅勤守,黄芽白雪何须寻。
汞借水银喻人心,铅如钢铁比人身。
婴儿姹女亦如是,黄婆撮合土意真。
坎离分合水火轮,注生定死本命根。
上下左右皆非是,中腰阴阳两肾门。
子午上星下会阴,戊己神阙并命门。
庚申金气土得藏,坤火巽风意息存。
乾中阳失翻成离,坎得中实转易坤。
化阴抽阳还健体,潜藏飞跃总由心。
寅时面南守天根,舒形缓息渐寂隐。
恬澹念沉入深海,无物腹虚静无尘。
大道无声缓缓运,一缕绵绵下归引。
渐细渐长谷底满,收聚散气团仙真。
日追月坠晓星临,三光先后开天门。
深山寂幽溶溶夜,恰是道基初生根。
贪龙欲腾行沛霖,怒虎出洞将噬人。
天符一道玉音降,虎归龙伏修清心。
阴阳媾合龙虎吟,意痴神醉恋魂魄。
心肾交合水火济,田蒸海温好浴身。
紫气炎焰冲玄门,肌爽窍开乐人伦。
甘露琼浆天池满,饵津润脏涤身心。
潜龙无用筑基因,见龙在田产灵根。
飞龙在天运武火,亢龙有悔形退阴。
祖气复入闭出门,腹胎意转运法轮。
能令十息缓缓吐,三十息上可调神。
精生灵根气护神,神定身中息自沉。
内息气运精神固,此真之外更无真。
神行气行元海运,一轮始终胎息匀。
善养生者在守息,物欲善者勤养根。
太极一气延年药,气命神性双修门。
天地合育续命芝,但知求我不求人。
肢松心沉入脐轮,太极未分是真阴。
一阳动处天意现,神令手运移昆仑。
挽起光圜转乾坤,气滚意池腹中寻。
龙翔九天云伴起,虎啸幽谷风摧林。
借势循向在心神,贴从璇玑妙进身。
顺力浑然跌不觉,勿用气力返伤根。
腹虚若海载万均,能运沉浮善曲伸。
神形意气能一处,移山倒海翻乾坤。
阴摧阳转阳摧阴,可知玄奥在腹心。
丹田一球璇玑活,舒合恬逸动无尘。
孰晓腹气圆活真,调腑理脏顺经筋。
若待寿高神体健,不枉当初勤练身。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