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传说——趣谈枸杞子

#中医世界#岐伯曰2022-03-20

我国宋代医家王怀隐、郑奇、陈昭遇等人编写的《太平圣惠方》医书中,有一则关于枸杞子的故事。传说有一使者去西河出差,路逢一女...

我国宋代医家王怀隐、郑奇、陈昭遇等人编写的《太平圣惠方》医书中,有一则关于枸杞子的故事。传说有一使者去西河出差,路逢一女子,年方十五,却正在打一个年约八、九十岁的老人,使者深感奇怪,问其女子:“此老人是何人?”女子曰:“我曾孙。”“打之何故?”“他不肯食枸杞,致使年老不能行步,所以决罚。”使人遂问:“你今年几岁?”女子回答:“年372岁。”使者又问:“药有几种,可得闻乎?”女云:“药惟一也,然有五名。春名天精,夏名枸杞,秋名地骨,冬名仙仗,亦名王母仗。以四时采服之,命与天地齐寿。”这个故事,具有明显的传奇色彩。故事中300余岁的女子可能是虚构的,无法考证。但枸杞子健身延年、抗衰老的作用,后人曾有过许多详细的论述。《本草经疏》认为:“枸杞子,润而滋补……专于补肾、润肺、生津、益气,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食疗本草》则明确指出,本品有“坚筋耐老”的作用。据现代医学科验证,枸杞子含有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烟酸、抗坏血酸、亚油酸、B1谷甾醇等成分。据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枸杞子有降低血脂、降低血压、抗脂肪肝、保护肝脏、兴奋呼吸、扩张血管等作用。值得重视的是,枸杞子能促进乳酸杆菌生长,而乳酸杆菌被认为是一种可以助消化、健身、益寿之品。从上述研究看出,《太平圣惠方》关于枸杞子的抗衰老作用,可说是“奇中有理”。枸杞子虽然并不可能使人寿至三百余岁那么“奇”,但将本品当作一种健身延年药,确实有一些科学道理。

民间传说,有一书生体弱多病,到终南山寻仙求道,在山中转了好几天,也没有见到神仙踪影。正烦恼间,忽见一年轻女子正在痛骂责打一年迈妇人,赶忙上前劝阻,并指责那年轻女子违背尊老之道。那女子听了,嗬嗬笑道:“你当她是我什么人?她是我的小儿媳妇。”书生不信,转问那老妇,老妇答道:“千真万确,她是我的婆婆,今年92岁了,我是她第七个儿子的媳妇,今年快五十了。”书生看来看去,怎么也不像,遂追问缘由。那婆婆说:“我是一年四季以枸杞为生,春吃苗、夏吃花、秋吃果、冬吃根,越活越健旺,头发也黑了,脸也光润了,看上去如三四十岁。我那几个儿媳妇照我说的常常吃枸杞,也都祛病延年。只有这个小儿媳妇好吃懒做,不光不吃枸杞,连素菜也不大吃,成天鸡鸭鱼肉,吃出这一身毛病。”书生听了这番言语,回到家里,多买枸杞服食,天长日久,百病消除,活到八十多岁。这虽然是神话传说的故事,但枸杞的功效却是古今公认的。

中药枸杞传说 3

枸杞为茄科植物Lycium chinense Mill, 茎杆高三、五尺。春天发芽、生叶,枸杞叶嫩绿,可以直接食用。到六、七月开始开小红花,随后就结出鲜红色的果实,形状如枣核。枸杞的结果期较长,从七月直到十月底霜冻来之前,每隔15天就要摘一次果,果农们可以有四个月的时间享受收获的喜悦。枸杞主要生长在中国北方的宁夏、内蒙、河北等省。其中以宁夏枸杞品质最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共》中载明“药用枸杞子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L的干燥成熟果实”。

 人们食用枸杞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按《本草纲目》的记载,古代的枸杞产于常山的为上品,到了唐代就生产于山东、河北一带,明代时是陕西、甘肃的最好,清代的极品枸杞则产于宁夏,其子园、大小像樱桃一般、肉厚籽少、晒干后也红润甘美。

  人们历来把枸杞做为进补的佳品,《本草汇言》中说:“枸杞能使气可充、血可补、阳可生、阴可长、火可降、湿可去、有十全之妙用焉”。自古以来,常食枸杞而强身长寿的例子很多。相传蓬莱县南丘村各家各户都种有枸杞,材里人多长寿,活到一百岁的老人就有十几个,县令得知此事报到皇宫,皇帝叫人送匾,称此村为“长寿村”。

  宁徽宗时,顺州筑城,民工们在土中挖到枸杞的根,其外形如犬,立即献入宫中,这就是传说中的千岁枸杞。

   又传唐代润州有个开元寺,寺里有一口井,井旁长有很多枸杞,高的有一、二丈,其根盘结粗壮,寺里人饮此井水,人人面色红润,至八十而头不白、齿不掉。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为此做《枸杞井》一诗,诗中说:

       僧房药树依寒井,井有清泉药有灵。
       翠黛叶生笼石甃,殷红子熟照铜瓶。
       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
      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

中药中用的枸杞子,是茄科落叶灌木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是驰名中外的名贵中药材。主产宁夏、甘肃等地。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明目的功效。用于肝肾不足,腰酸遗精及头晕目眩,视力减退,内障目昏,消渴等。有补肝肾、益精血、明目、止渴之效。但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枸杞子不但具有药用价值,而且具有调节免疫、抗衰老、抗肿瘤、抗疲劳、抗辐射、调节血脂、降血糖、降血压、提高视力、提高呼吸道抗病能力、保护肝脏、保护生殖系统、增强造血功能、美容养颜等保健功效,是卫生部批准的药食两用食物,且药食同源的历史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被列为上品,称其为“久服轻身不老、耐寒暑”。

根据中医子午流注观点,每天酉时即17点至19点肾经最旺,子时即23点至次日凌晨1点胆经最旺,丑时即次日凌晨1点至3点肝经最旺。而枸杞子恰好归肝、肾经,在上述时间,吸收最好。所以,晚上吃枸杞,其药力相对于白天作用更强。但是,一般中药都是早晚各服一次,若其中含有枸杞子这味药,那么千万不要忘记了晚上服药。如果忘记,疗效就没有那么好了。

【药 名】:枸杞子
【拼 音】:GOUQIZI
【英文名】:Barbary Wolfberry Fruit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
【功 效】: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
【主 治】: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①陶弘景:“补益精气,强盛阴道。”②《药性论》:    “能补益精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 ③《食疗本草》:“坚筋耐老,除风,补益筋骨,能益入,去虚劳。”④王好古:“主心病嗌干,心痛,渴而引饮,肾病消中。”⑤《纲目》:“滋肾,润肺,明目。”⑥《本草述》:“疗肝风血虚,眼赤痛痒昏翳。“治中风眩晕,虚劳,诸见血证,咳嗽血,痿、厥、挛,消瘴,伤燥,遗精,赤白浊,脚气,鹤膝风。”
【性味归经】:甘,平。 ①《别录》:    “微寒,无毒。” ②《药性论》:    “味甘,平。” ③《食疗本草》:    “寒,无毒。”
入肝、肾经。 ①《本草汇言》:    “入足少阴、足厥阴经。” ②《本草经解》:    “入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 ③《要药分剂》:    “入肝、胃二经,兼入肺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熬膏、浸酒或入丸、散。
【用药忌宜】: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①《本草经疏》:“脾胃薄弱,时时泄泻者勿入。”②《本草汇言》:“脾胃有寒痰冷癖者勿入。”③《本经逢原》:“元阳气衰,阴虚精滑之人慎用。”④《本草撮要》:“得熟地良。”
【药物配伍】:

配菊花,共用于肝肾虚损之目昏瞻视,目生云翳,有明目之功。配熟地黄,相须为用,共用于肝肾阴亏之腰膝酸软,月经不调,遗精,早衰之候,亦可用于肝肾精血不足之头晕,耳鸣,二目昏花等候。

配北沙参,用于肺胃阴伤之咳嗽咽干,阴虚肺痨,消渴瘅中,热病伤阴之候。

配女贞子,用于肝肾精血不足之头昏目眩,视物不清,目生云翳或暴盲,须发早白,腰膝酸软等候,相须为用。

配菟丝子,合用于治肾精不足,肝血亏损之二目昏花,视瞻昏眇,遗精早泄,头昏耳鸣,腰痛。

配何首乌,平补肝肾,益精补血,乌发强筋。

配麦冬,用于热病伤阴,阴虚肺燥,消渴瘅中之候,有协调作用。

配黄精,可滋阴补血,枸杞助黄精养阴润肺,黄精助枸杞滋补阴血,相须为用。

【别 名】:苟起子(《本草经集注》)、甜菜子(《救荒本草》)、把子(《藏府药式补正》)、红青椒、拘蹄子(《河南中药手册》)、狗奶子(《江苏植药志》)、枸杞果(《河北药材》)、地骨子、枸茄茄(《山西中药志》)、红耳坠、血枸子(《中药材手册》)、枸地芽子(《四川中药

志》)、枸杞豆、血杞子(《药材学》)。原植物枸杞(《本经》)又名:杞(《诗经》)、枸檵(《毛诗传》)、枸忌(《本经》)、羊乳(《吴普本草》)、苦杞、苟乳、地筋(《广雅》)、象柴、纯卢、仙人杖、却老、天精(《抱朴子》)、却暑(《别录》)、地仙(《日华子本草》)、枸棘 (《本草衍义》)、狗地芽(《草木便方》)、红榴榴科、石寿树
【处方名】:枸杞、枸杞子、甘杞子、枸杞果、杞果、杞子、西枸杞、北枸杞、甘枸杞、宁枸杞、宁夏枸杞、宁夏杞子等
【商品名】:西枸杞:又名宁夏枸杞、宁夏杞子、中宁杞子、西杞子。为产于宁夏者。甘肃也有少量出产。品质最优。为地道药材。
北枸杞:为产于我国北方者。一般认为产于北方者质佳,产于南方者质次。
津枸杞:又名津血杞、杜杞子。为产于我国北方而集散于天津者。
血枸杞:又名血枸子、血杞子、河北枸杞子。为产于河北、山西等地者。质佳。
甘州子:又名甘杞子、甘州枸杞子、甘枸杞。为同属植物土库曼枸杞L. turcomanicum Turcz.和西北枸杞L. potaninii Pojark.的果实。主产于甘肃张掖(旧时甘州)。
古城子:又名新疆枸杞。为同属植物毛蕊枸杞L. dasystemum Pojark.的果实。主产于新疆。
土枸杞:又名杜枸杞。为各地野生枸杞的果实。个小,皮薄,肉少,子多,味酸苦,质次。
均以个大、肉丰、色红、子少、质柔润者为佳。
【药用部位】:以上植物的根皮(地骨皮)、嫩茎叶(枸杞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相关话题

#中医学习

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