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于无声,视于无形。儒学经典《礼记》中的20句话,句句现实!

#参禅悟道#推荐黄山2022-02-18

说起《礼记》这本书,想必有很多人应该听过。这本书又被称为《小戴礼记》、《小戴礼》、《小戴记》,乃是儒家“13经”之一,是我...

说起《礼记》这本书,想必有很多人应该听过。这本书又被称为《小戴礼记》、《小戴礼》、《小戴记》,乃是儒家“13经”之一,是我国秦汉以前的儒家各种礼学文献的选集,可以说是一部关于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其中包括《曲礼》、《檀弓》、《王制》、《礼运》等49篇选集。其中《礼记》反映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多系先秦古制,包括一些孔子的言论或者是他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挥。

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大意:只有经过学习我们才能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而只有通过教别人,我们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

2、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大意:教别人读书的人,就是要善于去发现徒弟的优点,并且及时纠正徒弟失误的人。

3、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祭义》

大意:我们孝顺的行为可以分为三个等级:其中最高一等的就是言行一致,不管是言语还是行为和内心都是能够尊敬父母的。然后次一等的人就是不去辱骂打骂父母,对他们好,然后再下一等的就是能够给父母养老送终的人,当然如果连最起码的养老都做不到,那就是真正的不孝顺了。

4、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

大意:只有根据收入的多少,我们才能确认开支的限度。(这是我们保证收支平衡的一个理财的原则。)

5、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大意:礼节是注重有来有往的,只有往没有来的话,这样就不符合礼节了。而只有来没有往的话,这也是不符合礼节的。(人跟人交往是相互的。)

6、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

大意:一直拉紧弓弦而不放松弓弦的话,就算是文王跟武王也都做不到。而只放松弓弦而不去拉紧的话,这些却是文王跟武王也不会去做的。而有时候拉紧弓弦有时候懂得放松,这才是文王跟武王他们治理民众的办法。

7、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礼记·表记》

大意:有德行的人不会夸大自己的功劳、业绩。

8、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曲礼上》

大意:对于我们自己所喜欢的人,我们不能只知道他的优点,而不知道他的缺点。而对于一些我们自己讨厌的人,我们不能只知道他的缺点,而不知道他的优点。

9、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礼记·学记》

大意:懂得学习的人,老师费的力气就有点小,而自己受到的效果却很大,这都要归功于老师对他的教导有方。而不懂得学习的人,老师费的力气就很大,而他自己的收获却非常小,因此学生就会去埋怨老师。

10、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礼记·杂记下》

大意:只有那样的言论,却不去那样做,是君子的人就应该感觉到羞耻。

11、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礼记·祭义》

大意:自己不能对别人说出无礼、伤别人的话,别人就不能以忿怒怨恨的话去伤及到自己。

1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大意:玉石如果不打磨雕刻的话,就不会成为精美的器具。而人如果不去学习,就会不懂得礼仪,不能明白各种道理。

13、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礼记·学记》

大意:人这辈子最高的道德就是不局限于只能胜任一个具体的职务,而高深的道理,也不能局限于只能说明一种事物。而最大的信任就是不需要各种各样的盟言誓语,而天时四季,寒来暑往,而不整齐划一。只有我们考察了这四种情形,就能以志于学为其中的根本。

14、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大意:我们不能让骄傲滋长,我们不能让欲望放纵,我们不能让自己志得意满,不应该让自己乐到极端。

15、口惠而实不至,怨菑及其身。——《礼记·表记》

大意:我们口头上对别人许下诺言如果不加以实现,就会遭到别人的怨恨。

16、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礼记·学记》

大意:我们仅仅去靠背诵和记忆前人的东西,而没有自己的见解跟想法,这样的人是不能给别人去当老师的。

17、听于无声,视于无形。——《礼记·曲礼上》

大意:能在没有声音之有所听闻,就能在无形当中有所察觉。

18、凡学之道,严师为难。——《礼记·学记》

大意:在求学之路,其中尊重老师是最难做到的。而老师受到别人的尊敬,然后学问就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19、古之为政,爱人为大——《礼记·哀公问》

大意:古时候的人治理国家总会把关爱民众当成人生第一件大事,这是说爱民是治理国家的先决条件。

20、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礼记·儒行》

大意:我们在对待朋友的问题上,听到好话就去告诉他,而见到有益的事情也要指给他。

相关话题

#国学

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

黄山[太极者]

  • 关注
    54
  • 粉丝
    2432
  • 经验
    94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