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参禅悟道#道无为2021-11-12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第五十六章)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白居易《读老子...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第五十六章)

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

——白居易《读老子》

老子明明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第五十六章),为什么又留下了这五千言的《道德经》呢?

吕洞宾在《道德经释义》里给出了一个经典的解释,他说:

知者,实无所知,此为真知,真知无可说,谓之“知者不言”,这就是道了。

简单概括:语言有缺陷,没法表达老子的真知。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损”的到底是什么呢?

归根结底,损的是“妄念”。

“知者不言”,不仅仅因为语言有缺陷,还因为语言用得不好,容易增加人的妄念。

为什么老子那么推崇婴儿呢?我们知道,人刚生下来念头是很单纯的,打个比方:

婴儿的念头,就像一根线、一根线的状态,互不纠缠。

练习静坐当然也管用,“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也很好,但如果你妄念太多太深,也不行。念头干净的人是“坐禅”,而你是庄子说的“坐驰”(《庄子·人间世》),坐在那里妄念满天飞。

没错,大道至简,但人的妄念却相当复杂。

所以老子也好,庄子也好,佛陀也好,留下那么多文字,用意都是要破除妄念,特别是替我们解开“死结”,解开一个少一个,解到没有了,就见道了,这就是“为道日损”。

六祖慧能,一个砍柴的,偶然听人家念到《金刚经》里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悟了道。

“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傍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佛陀金刚经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的出处是北本《大般涅盘经》卷二十一则就诸法之生与不生,说六句之不可说,即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生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

佛说: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禅不是知识,不能靠口传讲授,只能靠自己的心灵来感悟。所以禅不可说,只能指点人们去悟;能说的就不是禅了,顶多只能算一种哲理。

真正的佛法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句话并没有标准的含义。

凡是有法皆是相,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也是有法有相有形有色,道可道,非常道,真正的法是无色无空什么都没有,也就是说真法本无法,无法皆有法,所以能说出来的都不是佛法,只是佛法的“相”佛法而无相;所以说;不可说:说了即是错。

相关话题

#道家文化

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

道无为[太极者]

  • 关注
    20
  • 粉丝
    2550
  • 经验
    4234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