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古已有之,未来和现在的重要性?

#太极动态#最新报道2021-11-10

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国社会主...

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的美育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服务的。通过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的发展。它可以提高学生思想,发展学生道德情操;它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它可以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体育运动的质量;它可以鼓舞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并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美育实践和美育意识,古已有之。在中国,刚刚摆脱原始氏族社会的野蛮状态而进入古代文明的西周奴隶制社会,便有周公“制礼作乐”,礼是伦理关系的规范、仪式,乐是包括诗、歌、舞在内的综合体艺术,礼乐结合,既是治理国家的法律、制度,又是进行教育的方式。到春秋末期的孔子,把教育从国家政治生活中独立出来,创立了古代教育体系。他以“六艺”——礼、乐、书、数、射、御教授弟子。乐,实际上就是专门的美育课。孔子结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部类发挥了他的美育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美育的思想基础,并在一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形成了中国的美育传统。

美育的任务

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的美育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服务的。通过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的发展。它可以提高学生思想,发展学生道德情操;它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它可以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体育运动的质量;它可以鼓舞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并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我国学校美育的基本任务是:

①培养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能力。包括培养学生充分感受自然界的美,培养学生对社会美的正确观点和感受社会美的能力,培养学生感受艺术美的能力等。

②使学生具有正确理解和善于欣赏现实美和艺术美的知识与能力;形成他们对于美和艺术的爱好。

③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才能和兴趣。要使学生学会按照美的法则建设生活,把美体现在生活、劳动和其他行动中,养成他们美化环境以及生活的能力和习惯。

对美育的基本要求:

(1)美育内容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2)情绪体验与逻辑思维相结合。

(3)美育的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

(4)艺术内容与表现的方法要统一。

(5)美育应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因材施教。

(6)美育过程应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

社会主义美育的主要原则是:

(1)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

(2)美育内容和实际生活相结合;

(3)情绪体验和逻辑思维相结合;

(4)艺术内容和表现方法的统一;

(5)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在中小学进行美育的内容,主要有艺术教育(文学、音乐、图画、戏剧、电影、舞蹈等)、组织学生观察和欣赏自然美、引导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美和劳动美。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发展他们创造艺术美的才能和兴趣,尤其要注意发现、培育、发展有艺术才能的学生的特长。

社会主义社会的美育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育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服务的,是与个体生命状态、独立人格、综合素养等紧密联系的[5] 。它用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反映在艺术形象中的先进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活动来感染受教育者。它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想象、思想、意志和性格。它能丰富学校的文化精神生活,激起学生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培养高尚情操,提高社会主义觉悟,鼓舞学生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和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奋发向上。

美育对德育、 智育、 体育都有积极的影响。美育用优美感人的艺术形象,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斗争,使他们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他们的政治品质、道德面貌和思想感情健康地成长。美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现实,认识历史,同时可以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调剂他们的生活,提高学习效果。在美育中要求整齐清洁,美化环境,也有利于健康,有助于体育的开展。

美育能够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促进学生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促进体育,具有健身怡情的作用。

 第一点感想是,美育就是日常生活。

  这个日常生活体现了每一位受教育者能够通过美育教育的熏陶,在生活中不仅是去创造,更重要的是去发现美和欣赏美,让自己的日常生活得到美化。这是教育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工程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礼记》中写道:“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一个人在受到外部刺激而产生心理感受时,会自然而然地发出“声”。这个“声”要能够按照社会的规范、艺术的规律进行修饰、美化,那就是“音”。其实,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一种生物性的存在,但当我们对自身的表现行为和发出的声音,按照社会规范和美化的要求进行修饰时,那就是“音”,那就是每一个人要进入到文明社会中,都应该去做的一件事。

  这是教育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推进素质教育、推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真正能够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工程这个历史使命的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教育提出的非常明确的要求。

  日常生活进一步发展,会成为我们的价值观,这也是我的第二点感想——美育就是价值观。

  《礼记》里讲,“德音之谓乐”。“声”“音”“乐”反映了三个不同的层次:“声”是人的生物性本能表现,“音”是经艺术修饰且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而“乐”是在“音”的基础上,承载了道德教化的内容。这是从符合社会规范到通往道德高度的要求,是美育的最高境界。

  在美育教育里,如何让孩子们通过绘画、音乐、舞蹈、器乐、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能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总书记特别强调的中国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等中国精神,并凝聚成中国力量,这正是美育工作应该认真去践行的一个标准,也是美育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里面,让我们通过美育工作,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种子深深地埋藏在孩子们的内心,能够成为孩子们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美育是文化自信,是文化繁荣的基础性工程。

  第三点感想是,美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也是社会的全面进步。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及“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不管是人的全面发展,还是社会的全面进步,都离不开美育这项至关重要的工作。通过美育教育,让每一个中国人提高自己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让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过得美美的。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美育中的体现。

  无论是从个人全面素质的提高,还是从文化振兴繁荣,到文化自信,还是推动整个社会健康全面的发展,美育都起到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加强和改进美育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存在相当的差距。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里,*总书记提出中国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对美育工作有什么样的影响?我认为必须把握三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把美育工作作为一件必须要做的事,不再是选修,不再是特长。美育的发展,在整个教育里面是属于最短的那个短板。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学校的美育工作是少数人的事,未必每一个孩子都接受美育教育。从今天看来,美育是每个人都要做的,不但要做,还要做到充分,做到均衡。

  第二,是美育工作的各项措施要落到实处。美育工作要真正落到实处,就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块硬骨头一块硬骨头地往下啃。

  第三,对美育教育的内容要有新的认识。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明确要求:要改进美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这就是美育要实现的目标和内容。

  美育是面向每一个人的教育,是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要在充分发展上下大工夫。而充分发展既涉及师资队伍建设,也涉及场地设施的建设,以及美育教育的主题和指导。我们要更加明确、坚定地去推广和落实。

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

扫码查看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