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者初学必读|太极拳的锻炼要领,始终要保持“松静”

#太极入门#推荐持而盈2022-04-02

太极拳整体动作上的要求,也叫做“锻炼要领”。各式太极拳虽各有其具体特征,但其锻炼要领,基本上是一致的。这里只概括地说明其...

太极拳整体动作上的要求,也叫做“锻炼要领”。各式太极拳虽各有其具体特征,但其锻炼要领,基本上是一致的。这里只概括地说明其内容,以便初学者有一个全面的概念。

练拳时,始终要保持“松静”。首先把大脑中枢神经“静”下来,然后放松周身肌肉、关节和内脏器官。身体要端正自然,头顶同会阴要始终保持垂直,上下呼应,避免挺胸、凸肚、低头、弯腰、弓背、突臀等现象。呼吸要自然,逐渐运用腹式呼吸,始终保持腹实胸宽状态。身体转动时,也要身正体松和腹实胸宽,使下身稳固,上身灵活。

练拳时,始终要全神贯注,用意识指导动作。动作要轻松柔和,不可用拙力,僵劲:要旋转地(即螺旋式)作弧形或环形运动,逐渐做到各个肌肉群和关节都能一动无有不动,相互协调,使肌肉运动由浅肌层深入到深肌层。各个动作要均匀连贯,绵绵不断。姿势处处要求圆满,不要有凹凸、缺陷、断续之处。

练拳时,要以腰部的轴心运动为纲。腰部要松沉直竖,不软塌,不摇晃,骶骨要沉着有力,使重心下降稳定,微微旋转腰部来带动四肢运动。

头要正直,百会穴(在两头角中间)要始终轻轻往上顶起。动作时,意欲去何处,眼神先去,目光随着手转动而前视,停势时目光经食指(或中指)前视,延展及远,跟神要照顾上下两旁;颈项要随耳光转动,松竖而不僵硬。口唇要自然合闭,下颚微向里收,舌放平,舌尖轻抵上颚,使唾液分泌加强,这样练拳喉头不致感到于操。养成以鼻子呼吸的卫生习惯。

肩要松沉,两肩要平齐,不可一高一低。时要松垂,肘节微屈,用意贯注于肘尖,使手臂伸缩运转时,轻灵沉着而不飘浮。腕要灵活有力,近腕节尺骨处要随势沉住(称作“坐腕”)。指要舒展,指尖始终要微微翘起,即使向下划弧时也要指尖微翘,这样就能始终意贯指尖。手掌前推完成时,掌根微贯劲前突,中指劲足,余指劲也足。手臂在运动时要旋腕转膀,手向外旋(拇指向外翻转,掌心向上翻)称作顺缠:手向内旋(拇指向内翻转,掌心向下翻)称作逆缠。

以上是上肢部分的沉肩、垂肘、坐腕、突掌、舒指、旋腕转膀的要求。

要含胸拔背,亦即锁骨保持平准而微下沉。胸肌放松,胸腔微向内含,内中感觉松快,术语称作“含胸”,背肌也要放松,两肩胛骨外展而同时下沉(腋下可容一拳地位),脊柱要在背肌牵引下节节松沉直竖,而又虚虚对准,两肩中间背脊骨节(大椎)微有鼓起上提之意,使这部分皮肤有绷紧的感觉,术语称作“拔背”。两肩骨节遥对地微向前蜷扣,有助于含胸拔背的形成。

运用腹式自然呼吸,以膈肌的上下活动来实现“气沉丹田”,使气存养涵蓄于小腹,不使上浮。使练拳时不致因缺氧而气喘,并可稳定重心。含胸拔背有助于“气沉丹田”,胸背部肌肉在松沉中逐渐下收,外向前合,使带脉(腰部周围一圈)充实,骶骨有力,也使腹部在放松状态下极为充实。

尾骨骨节要始终对准胸腹部正中线,意似托起丹田。腹部正中线欲向何处,尾骨骨节即直对何处,对动向起到舵的作用,使动作在任何角度上“身正”,这叫做“尾闾正中”。档要撑开撑圆,而又下沉,会阴部分肌肉微收紧时(不宜过紧),称作“吊档”,上与提顶(虚领顶劲)相呼应。

含胸的锁骨固定与“气沉丹田”为上下对称,拔背的大椎鼓起与骶骨有力为上下对称。锁骨固定为含胸的静力作业(支点),大椎鼓起为拔背的静力作业(支点)。

运动时主宰于腰,腹肌转动,胸、背肌亦随之转动,带动四肢缠绕圆转。每势完成前,胸、背部肌肉骨节松沉,腹两侧之劲,外向前合于腹前正中线。这是劲向前合。

以上是躯干部分的含胸拔背,气沉丹田,腰部松竖,尾闾正中,松胯吊档,劲向前合的要求。

两腿要分清虚实,胯要松开。膝关节始终要保持微屈,动步出腿,先将一侧腰腹转换落实,胯微向内收,将重心坐稳于一腿,股四头肌着力,臂部与足跟齐,臂部之力要贯到足限,使实腿膝关节加强稳固性而又不失其灵活性,桩步极为稳固,身体微向下蹲,然后另一腿缓缓伸出,膝关节勿挺直,亦是以股四头肌着力;以足尖领动运行,过半路再将身子微微升高些,以加大运动量而又不致呆板死煞。迈步要轻灵,随着重心的缓缓移转,两足交替支持重心,以保持全身的平衡。动作时旋踝转腿,足趾、足掌、足跟平实踏地,足心涌泉穴要空,实足劲下沉,似植地生根,使桩步稳固,虚腿得以灵活变换。

这是下肢的分清虚实,屈膝松胯,旋踝转腿,调整重心的要求。

在每势定式似停非停的时候,腰要在松沉直竖中略有下塌之意,叫做“塌腰”。脊柱节节往下松沉,而又虚虚对准,使骶骨稳固有力;大椎微有鼓起上提之意,使与骶骨有上下对拉拔长之势。挡要撑开撑圆,两膝有内向之意。胸部宽舒,腹部松静而又充实。意思要上贯指尖,下贯足尖。手臂要有往外延展而又微往下塌的意思,似松非松的糊劲,始终不可丢失(太极拳是柔中寓刚,刚柔相济的拳,期劲最为重要,故有人总结太极拳的特点说:“太极是糊劲,动作走螺旋”)。这样可使内劲逐渐增加,动作轻灵沉着而不犯联浮或僵滞的毛病。以意贯注的内劲只能贯到九分,神气要贯到十分。一势似停非停之际,下势之机势自生。

肩与胯要保持垂直,肘与膝,手指尖与足趾尖要上下相应,前手指尖与后手指尖,前足尖与后足尖,前足跟与后足跟要遥相呼应,上下、左右、前后互相呼应合住。外形要求自然合住,神气尤须先行合住,开则俱开,合则俱合。姿式要圆满、舒展、严正,不散漫,蜷缩、歪斜。动作要绵绵不断,潇洒自然。架式开展的要作到在开展中不显得散漫,架式紧凑的要作到小中见大,不显得蜷缩。立身要端正,精神要蕴蓄。

凡逢前手指尖上对鼻尖,下对足尖的姿势,术语称作“三尖相对”。任何姿势,必须肩与胯合,时与膝合,手与足合,术语称作“外三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术语称作“内三合”。每一动作,先用意识引导内部运动,外形随之而动,由内及外,以外引内。

每一姿势各有起、承、转、合(发势为起,接笋为承,变换为转,成势为合),着着贯串(势与势之间,似停非停之际,内劲渐足,精神团聚,下一势之机势自生,叫做着着贯串),节节松开(周身节节松开,骨节与骨节之间虚虚对淮笼住,以意贯注于其中,自然周身劲整而灵活,叫做节节松开),处处合住(合者,一势既成,合其全体之神,四肢的上下、左右、前后,自然合住,叫做处处合住)。此处的起、承、转、合,结合呼吸时,起、承为吸、为合、为苦转、合为呼、为开、为发。其中主次先后,要细心体会,辨别清楚,使动作顺遂有序。在动作中间不可有停顿之处。内外、上下、左右、前后要协调一致,上下相随,不先不后,要做到“内外合一”,“一气贯串”,“一气呵成”。

练拳时,一个姿势接者一个姿势,连贯圆活,愈练愈松愈慢。慢以气势连贯,呼吸自然,。动作不停断为度。以杨式大架子为例,一套拳八十五个式子,最慢不超过二十分钟,过慢则气势散漫,不但周身有呆象,而且必然会表现出没精打彩,暮气沉沉,最快不应少于八、九分钟,过快则动作处处滑过,飘浮而不沉着。使呼吸逐渐深、长、细、缓、匀、柔,内脏逐渐充足,腿力逐渐稳固,体力逐渐增强,使姿势在任何角度上都能平衡稳定,而又随时能够变化灵活、快速。

·架子的高、中、低,要根据练习者的体力条件和熟练程度来决定。运动量的大小,决定于架子的高、中、低和快、慢程度,高而快的练法运动量小*低而慢的练法运动量大。运动量的增加要循序渐进。教员对于学员的运动量应该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并根据进展情况及时地加以调整。改变训练的数量、强度、密度等。

练整套拳时,在开头确定了架子的高、中、低,要始终如一,不要中途改变,影响整套拳的节奏。

以治病为目的的练法,要牢牢遵守轻松、舒适、自然的原则,运动量不要过大,以微出汗为度。初学拳者,以高架子为适宜,练时如觉膝关节瘦痛不易支持,应休息后再练,要和练功夫的苦熬苦练、追求提高技术水平的练法区别开来,但仍应注意:“心静”、“用意”、“身正”、“体松”。动作稍为熟练后,要注意:“柔和”、“圆活”、“连贯”、“协调”。

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

持而盈[Lv.7]

  • 关注
    9
  • 粉丝
    3
  • 经验
    207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