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要正,中要定!太极拳的“中定”究竟有什么玄机

#太极心法#守中2022-03-27

太极拳有“八门五步十三势”之说。八门讲的是八种手法,即拥、捋、挤、按、采、捌、肘、靠。五步说的是五种步法:前进、后退、左...

太极拳有“八门五步十三势”之说。八门讲的是八种手法,即拥、捋、挤、按、采、捌、肘、靠。五步说的是五种步法: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中定”是太极拳“十三势”中“五步”中的一种,与“五行”相对应,“中定”代表着“土”(中央)

十三势中的任何一个都是以中定为根本,由中定而演化出来,不懂中定不懂劲,也就是太极拳,中定成则太极成,内劲浑厚,你来任你来,你去任你去,来留去送很简单。

“中定”在技击中起着决定胜负的关键作用。在双方交手之时,首先要保持自己的重心稳定,而破坏对方的重心稳定,一旦对方重心偏离,便乘势攻击,或发或打,必有奇效。由此可见,“中定”乃太极拳术之魂。

中定劲是在听劲、化劲基础上逐渐形成,听劲、化劲又在“轻、柔”基础上,采用“粘、随”化解对方而练成。用这既简单又繁琐的方法练成中定劲才是真正太极功夫“中定劲”。

中定劲虽然是太极十三势最后一势,但前十二势都不能没有它,还必须与它配合运用,如失去中定劲的十二势就不能叫做十二劲。中定劲既是配角,又是主角,既是基础劲,又是顶峰劲。真正太极高手不管何时何地却都不失重心,立如平准,支撑八面,立於不倒之势。

虚实万变,中定是不定之定,是动中之定。

《太极拳论》中讲“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就是这个意思。老论中说“双重则滞”的意思就是因为没有虚实之中定也。

要练出中定功,以腰脊为轴,道法自然,分清阴阳,虚实自现。

中定,十三势之首,无中定,无论拳也!在节节贯串里,在领神上,在太极拳的定势里,去 审这个中,去定这个中!去藏中,去开中,去合中,用时,才能换得起这个中。

拳若成惯性,手必易成习惯性的定向,去追求行云流水的拳势,不去练行云流水的拳意,是本末倒置,易成操,是练不好太极拳的!练时无有用时无。

在练拳时,定不住中,合不起中,藏不住中,在推手时,肯定就换不了这个中!手,是中的延伸,藏中,是无己的意识,合中,是松的顿,挫,换中,是隐蔽进势的虚静。

中,是在定势上慢慢的审出来的,不定,随时求其定,不中,随时求其中,惟有中,才能产生好的行为,惟有定,才能产生伟大的力量。太极拳的十三势,哪一势不是以中,定之中出来的?记得前辈郑曼青说过:何谓中定?中既是中,定无常定,不失中定,是为定力,中庸,不偏不倚,即为中定,也为重心。虚实变化,都是先有中定后才有变化,处处虚实,处处中定,所谓法无定法,一切法皆从中定里出,法遍周身,中定也就遍周身! 

太极拳的推手,现在在我们看来,高就高在换中,高就高在藏中,换得起中,自然周身一家脚手随,神领得起,周身不散,就有了随时的顿、挫,虚静的换中,藏中。进,不知己进;退,不知己退。顿、挫之心,自由随身,己知,却对方不知也。藏中,藏得起中,隐蔽得住,神不外露,虚静中灵! 

在推手时,不拿意识给对方,推无所推,让对方进退不据,一切听我指挥、控制。遇高手时,藏得住中,换得起中,不至进退无门。虽退,势却不背,在换中时,却能让对方不至于长趋直入,一待有多动处,安然撤出,有机再进。对方一有妄动处,合他的中,逼他出劲,捻、合一体,吸纳,拔跟,一切多可自在由心,须知,高手,低手之分,就在中定二字! 

拳谱中有“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尾闾中正神贯顶”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

“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

“中土不离位”

“有不得机不得势处,身便散乱,必至偏倚,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

“被打欲跌须雀跃,巧挤逃时要合身。”

单式训练法:金鸡独立 每次30分钟以上站立,坚持一周,效果显著

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

守中[Lv.8]

  • 关注
    9
  • 粉丝
    14
  • 经验
    584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