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太极五字诀曰“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

#太极心法#玄无为2022-04-15

五字诀清李亦畲一曰心静: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起初举动未能由己,要悉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

五字诀清李亦畲

一曰心静: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起初举动未能由己,要悉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要刻刻留心,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久之则人为我所制,我不为人制矣!

本篇对“神聚”的一个全面了解。

静:做到客观地随人而动,随屈就伸,如同与空气的分量“沾粘连随”,既不丢开它也不去顶开它,切记不要自己在那里主观伸缩运动。太极拳行拳过程中的运动状态也至关重要,要尽量消除消除惯性,切忌主观的“行云流水”。

这样在推手运用中可以做到:彼有力我也可突然有力,但我的力量是在他前,是截断他的劲;他没力想柔化我时,我也可突然没有力量,我的意识随他的柔化而动,仍然是料敌机先。要安静的心意去悉心操练,而不是用力量去操练。

二曰身灵:身滞则进退不能自如,故要身灵。举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碍我皮毛,我之意己入彼骨内。两手支撑,一气贯穿。左重则左虚,而右己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己去。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有不相随处,身便散乱,便不得力,其病于腰腿求之。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己;后,身能从心,由己仍是从人。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秤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功弥久而技弥精矣!

灵:左边身躯重了,马上就虚开,右边身躯已经上去了;右边身躯才一重即刻又虚开,左边的身躯已经运动上去了。运动的气势像车轮一样圆转灵活,周身上下都是要处处协调、相随应的。如果有不协调的地方,张三丰祖师说:毛病一定出在腰腿,要在腰腿上去纠正、求证它。

三曰气敛:气势散漫,便无含蓄,身易散乱。勿使气敛入脊骨。呼吸通灵,周身罔间。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

呼吸要通顺,周身没有一个空隙是意气没有“照顾”均匀的。向身体内部吸气就是“合”,是在“积蓄”;向身体外部呼气就是在“开”,在“发放”。所以一吸气一合就自然让对方感觉落空被提起来,当然我也要主观上做到稍微用点力量把人拿起来;一呼气一开就自然沉到对方的下面,当然就可以打断他的根劲把他发放得出去。这些都是用意识运动去营造有利气势和形势,而不是自个怒目、憋气和用蛮力做出来的。

“意气”:意是因,气是果;“气力”:气是因,力是果。

四曰劲整: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劲起脚跟,主宰于腰,行于手指,发于脊背。又要提起全副精神,于彼劲将发未发之际,我劲己接入彼劲。恰好不后不先,如皮燃火,如泉涌出。前进后退,无丝毫散乱。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方能随手奏效。引所谓“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也!

整:整劲从脚底起来,在腰间指挥它运动,表现到手上,然后从脊背发出来的。气敛方可言劲整。

走手:走手就是体会指尖微微领的感觉,陈鑫的三节论:“以手言之,腕为根节,掌为中节,指为梢节。又说,至于气之发动,要从梢节起,中节随,根节催之而己。”指尖领,利于沉肩坠子肘,身肢放长,利于贯通。走手增强了梢节的意识,有利于掤劲和螺旋劲的增长;一走手,指尖第一节一定要先走,然后第二、第三节按顺序跟上。就像走缠丝劲一样,小指领劲先走,其他手指逐个跟上。手走得好不好,差异就在是不是先走了第一节。不走指尖,怎么也抓不紧对方;走了指尖,就有“卷”的意思,即便没有抓住对方,也有个“卷”的余味中别人身上。从健身角度讲,梢节领劲利于末梢神经通畅,自然强身健体,延缓衰老,是太极拳能够强身健体的基本条件。

李雅轩说:虚灵顶劲往上担,松沉稳固座下盘,脚下沉稳,是以气沉丹田,注力于两脚两腿,达于地下,如地下有电吸着两脚两腿,使脚腿地三者成为一个整体。就在练拳的时候,头脑里也要常想着这个问题,使头脑神意虚灵上顶于空中,与空中电子分子合为一体,使脚腿注于下层,透于地宫,同地球黏成一体,如这样子才能叫整个身体在宇宙之间。总之,是气意要往下沉,神意要往上顶,一身完整,这才是练太极拳的味道。又须有含藏,有收敛,不能用明劲,不能太敞太放散,此太极拳之所以很难也。

真正的执行中,领、虚灵、下沉的意要重一些,领的意要轻一些,逐渐在拳架中调整。

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

玄无为[Lv.7]

  • 关注
    9
  • 粉丝
    7
  • 经验
    274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