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达摩易筋经,为法中之一部大功,切勿忽误也。

#少林派#如是2024-04-06

  释门经论语录三藏之书,连编累牍,广舌宣扬,多铺陈事迹,缅溯渊源,侈谈因果,推展慈悲,宏扬 誓愿,穷极神通。于下手修...

  释门经论语录三藏之书,连编累牍,广舌宣扬,多铺陈事迹,缅溯渊源,侈谈因果,推展慈悲,宏扬 誓愿,穷极神通。于下手修炼功夫,洗伐毛髓,火候或散见,或连及,零星琐碎,难使牟尼一串,惟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及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专言禅理,包罗禅功。于修身养心,次第功行,深而着简, 而该然灯明度,一一皆与易筋洗髓相合。参互考订,以穷其究竟,始见佛氏修持,别无他说,道出一辙,不 二法门。

释氏之书,文本梵语,理尚虚无,不译以儒家文本难明,不参以丹医二经无征。谨按易筋洗髓, 译在南北朝。时语言文本,多古音古义,非证以十三经,及周秦诸子,隋唐以前训诂音韵等书,不能通 晓,故末附翻译音译一卷。而其谈性理,又多与周易、大中、孟子动心,尽心章、相出入。谈性功,又 多与仪礼、礼记、论语、乡党篇相表里,故宜与儒书参证。又按东西方言,与华夷人称之脏腑,筋 络官骸,穴窍名号不同,既译以华文,不参以丹经医经,纵二经理明法备,亦不能明析血脉气息流 通之路,关窍穴道导引之方,又何由知下手节目工夫,河车搬运法门,运定圆觉火候。所以于翻译 音译后,胪列三教应证书目,又摘丹经譬语,作实指录一篇。学人两两相稽,万无不明斯道也。

  人自阴阳五行所化,父精母血所成。五官百脉皆归有用,意欲念虑,毕效其能,此万物之灵也。 然当太极初生之始,不特无精无气,而并无形无声,所谓先天也。至气凝而精始结,精结而神乃生, 神生而气日足,气足而精愈固,精固而神更旺于无穷矣。所以在母怀中,得气血以养之,胎渐 次成形,形渐次鼓气,气渐次有知觉运动,胎足后而身出,此先天之后天,后天之先天也。其两仪 所化之精气,五行本体所化之脾胃肝肺肾,皮肤精骨髓妙用,所化之喉舌唇牙齿,耳目口鼻心, 皆未充实,男必待精液满,女必待天癸至,然后五脏六腑,毫发孔窍,十二经络之禀于阴阳五行,父精 母血者乃得大成,此谓后天也。先天固藉后天养,后天又藉天地五行,所生之物养,果能顺时而行, 处处咸宜,人人皆有古皇之寿。无如后世天时人事,与上古异。其中不无气禀所拘,人欲所蔽,起居不 时,饮食不节等弊,故有寿夭强弱之别。虽死生大数,权由天命,而在生强弱,亦任人为。在昔古皇 先圣,知赋畀有殊,则贤愚各别,不能尽人引之入道,因设针灸砭石汤药诸法治之。然医家有泻无补, 有补无泻,万难并行。以故仙佛家始创为导引服气之法,亦顺天地生成之理而行,以补先后阴阳 之不足,其实与儒家之修身养心,医家之攻散泻补,名异理通,途殊效同。条目次第, 已详备于散论总歌及各图中。能根据准绳,日行一二次,永无间断,百日后可终身不药矣。终身行之 不衰,其功效更非浅鲜也。余浅识窃取,不明后验,然就现身观之,甫行一年,老病全失,烟瘾断除, 步履殊强,饮食差健,精神气力较前四十年判若天渊,即此境界,已有仙凡之别。回忆前之烟酒 场中光景,真不啻在孽海魔界中也。今梦初觉,始悟降衷之由,因HT笔而识之以自警。

   养身之术,其法最多,然庸而正,微而显,粗而精者,莫妙于易筋洗髓内功图说。按之儒道, 养身各节,名异实同。儒家尽心知性,是以一气贯三才也。道家修真养性,是以一气化三清也。 释家明心见性,是以一气成三宝也。效虽大,而其功即系于身,存于心。心一不净,身之五官百体, 皆为情欲所役,运不能使清浊分,定不能使阴阳和。是以养身莫先于养心,养心莫妙于素定。平素 能守,此心不失其正,则静焉,不至沉于昏,动焉,不至邻于茫。纯乎天理,毫无人欲,即事物杂投, 朋从往来,行所无事,闲居独处,屋漏尔室,罔有怀惭,动能主静,即静能生动,养身养心之 道得矣。世之声色货利,平日萦绕吾身心者,不皆有若无,无若有,色即空,空即色乎?老子抱一 为天下式,不外此理。果使此心在身,不即不离,时酿太和,临时行动,运定自旋转中节。大学云∶ 正心,中庸云∶慎独,孟子曰∶寡欲,其功皆在于平时。修士欲知悟命,先加省于身心可。

   养身一道,如烧石炼汞,服食采补之说,在人身外求之,稍有知识,因知为旁门。而不知授受不真。 以伪传伪者,又有四焉∶其太过者,如不厘清浊,逼气过关,不明升 降,采药非品,此卤莽行事,助长类也。如血脉未和,即便静养,关窍未通,即使既济,此高谈玄理, 默生类也。坐此成疾,反言出病,逼成幻境,诡言神通,是皆自误误人之类。若作五禽鹿鹤龟蛇等图, 坐八锦,行八锦,立八锦,海字劲,十二大劲等功,虽属易筋摘出之法,而或未得真传,调息不匀, 致使水不济火,火不济水,道虽正而法不当,亦无益有损,又如齐立静坐,自谓出于神传,待坐立多 时,使其自然静极而动,动极而静,是窃洗髓而未得其要也。虽无大坏,亦难见功,意想神驰,又恐 入魔,虚悬无据,终非实理。可见取之身外,非道;取之身内,而不自然,久无效验,亦非道。此篇所 载,皆出自然不待勉强,而又有一定不易法门,显而不晦,愈引愈深,简而不漏,愈行愈妙,运定 之节目,功夫无所不备,圆寂之神通,法力循序,可臻行之,而有益无损,久之而其妙莫名。苟日新 又新,精微奥妙,有不可言传,真可谓夫妇之愚,可以与知,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已。

   凡内联功,多借外辅,由内达外,内壮而外无不坚。行外功,多假内助,由外及内,外壮而内, 久必伤。大凡丹经,外营运于内,而内导引者,内功也。内导引于外,而外营运者,外功也。他如全 取于外,不问乎内,外功中外功之外也。纯求于内,罔顾其外,内功中外功之外也。行功至骨节灵通, 气息调匀,饮食增多,精神倍出,时内外之间,不可不辨,三乘之等,仙凡之界,全判于此,行道者 岂可忽诸!

一、易筋经总论原文

    译曰∶佛祖大意,谓登正果者,其初基有二∶一曰清虚,一曰脱换。能清虚则无障,能脱换则无碍。 无障无碍,始可入定出定矣。知乎此,则进道有其基矣。所云清虚者,洗髓是也,脱换者易筋是也。 其洗髓之说∶谓人之生感于情欲,一落有形之身,而脏腑肢骸悉为滓秽所染,必洗涤净,无一毫之瑕 障,方可步超凡入圣之门。不由此,则进道无基。所言洗髓者,欲清其内,易筋者,欲坚其外。如果能 内清静外坚固,登寿域在反掌之间耳,何患无成。 且云∶易筋者,谓人身之筋骨,由胎禀而受之。有筋弛者,筋挛者,筋靡者,筋弱者,筋缩者, 筋壮者,筋舒者,筋劲者,筋和者,种种不一,悉由胎禀。如筋弛则病,筋挛则瘦,筋靡则,筋弱则 懈,筋缩则亡,筋壮则强,筋舒则长,筋劲则刚,筋和则康。 若其人,内无清虚而有障,外无坚固而有碍,岂许入道哉?!故入道,莫先于易筋以坚其体, 壮内以助其外,否则道亦难期。 其所言易筋者,易之为言,大矣哉!易者乃阴阳之道也。易即变化之易也。易之变化,虽存 乎阴阳,而阴阳之变化实存乎人。弄壶中之日月,搏掌上之阴阳,故二竖系之 在人,无不可易。所以为虚为实者,易之;为刚为柔者,易之;为静为动者,易之。高下者易其升降, 后先者易其缓急,顺逆者易其往来,危者易之安,乱者易之治,祸者易之福,亡者易之存,气数者可以易 之挽回,天地者可以易之反复,何莫非易之功也。 至若人身之筋骨,岂不可以易之哉?!然筋人身之经络也,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 处非筋,无经非络,联系周身,通行血脉,而为精神之外辅。如人手之能摄,足之能履,通身之活泼灵动者, 皆筋之挺然者也,岂可容其弛挛靡弱哉?而病瘦懈者又宁许其入道乎?佛祖以挽回斡旋之法,俾筋 挛者易之以舒,筋弱者易之以强,筋弛者易之以和,筋缩者易之以长,筋靡者易之以壮,即绵泥之身可以立, 成铁石,何莫非易之功也,身之利也,圣之基也。此其一端耳。 故阴阳为人握也,而阴阳不得自为阴阳,人各成其人,而人勿为阴阳所罗。以血气之躯而易为 金石之体,内无障,外无碍,始可入得定去,出得定来。然此着功夫,亦非细故也。而功有渐次,法有 内外,气有运用,行有起止,至药物器制,节候岁月,饮食起居,始终各有征验。入斯门者,宜先办 信心,次立虔心,奋勇坚进,如法行持而不懈,自无不立跻圣域矣。 般刺密谛曰∶此篇就达摩大师本意,言易筋之大概,译而成文,毫不敢加以臆见或创造一语。 后篇行功法则具详原经译义,倘遇西竺高明圣僧,再请琢磨可也。

二、膜论

    夫人之一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内而精气与神,外而筋骨与肉,共成一身也。如脏 腑之外,筋骨主 之,筋骨之外,肌肉主之;肌肉之内,血脉主之,周身上下,动摇活泼者,此又主之于气也。是故 修养之功,全在培养血气者,为大要也。即如天之生物,亦各随阴阳之所至而百物生焉,况于人生乎?况于 修炼乎?且夫精气神为无形之物也,筋骨肉乃有形之身也,此法必先炼有形者为无形之佐,培无形者为有 形之辅,是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若专培无形而弃有形,则不可。专炼有形而弃无形,更不可。所以有形之身必得无形之气相倚, 而不相违,乃成不坏之体。设相违而不相倚,则有形者亦化而无形矣。是故炼筋必须炼膜,炼膜必须炼 气。然而炼筋易而炼膜难,炼膜难而炼气更难也。先从极难极乱处立定脚跟,后向不动不摇处认斯真法。 务培其元气,守其中气,保其正气、获其肾气,养其肝气,调其肺气,理其脾气,升其清气,降其 浊气,闲其邪恶不正之气,勿伤于气,勿逆于气,勿忧思悲怒以损其气。使气清而平,平而和,和而畅 达,能行于筋,串于膜,以至通身灵动,无处不行,无处不到。气至则膜起,气行则膜张。能起能张,则 膜与筋齐坚固矣。如炼筋不炼膜,而膜无所主,炼膜不炼筋,而膜无所根据。炼筋炼膜而不炼气,而筋 膜泥而不起,炼气而不炼筋膜,而气而不能宣达流串于筋络。气不能流串,则筋不能坚固,此所谓参 互其用,错综其道也。俟炼至筋起之后,必宜倍加功力,务使周身之膜皆能腾起,与筋齐坚着于皮, 固于内,始为子母各当,否则筋坚无助,比如植物无土培养,岂曰全功也哉?! 般刺密谛曰∶此篇言易筋以炼膜为先,炼膜以炼气为主。然此膜人多不识,不可为脂膜之膜,乃筋膜 之膜也。脂膜腔中物也!筋膜骨外物也。筋则联系肢骸,膜则包贴骸骨。筋与膜较,膜软于筋,肉与膜较, 膜劲于肉,膜居肉之内,骨 之外,包骨衬肉之物也。其状若此,行此功者,必使气串于膜间,护其骨,壮其筋,合为一体,乃曰全功。

三、内壮论

    内与外对,壮与衰对。壮与衰较,壮可久也。内与外较,外勿略也。内壮言坚,外壮言勇,坚 而能勇是真勇也,勇而能坚是真坚也,坚坚勇勇,勇勇坚坚,乃成万劫不化之身,方是金刚之体矣。 凡炼内壮,其则有三∶一曰守此中道,守中者,专于积气也。积气者,专于眼耳鼻舌身意也。其下手之 要,妙于用揉,其法详后。凡揉之时,宜解襟仰卧,手掌着处,其一掌下胸腹之间,即名曰中。惟 此中乃存气之地,应须守之。守之之法,在乎含其眼光,凝其耳韵,匀其鼻息,缄其口气,逸其身劳, 锁其意驰,四肢不动,一念冥心,先存想其中道,后绝其诸妄念,渐至如一不动,是名曰守,斯为合 式。盖揉在于是,则一身之精气神俱注于是,久久积之,自成庚方一片矣。设如杂念纷纭,驰想世务, 神气随之而不凝,则虚其揉矣,何益之有。二曰,勿他想,人身之中,精气神血不能自主,悉听于意, 意行则行,意止则止。守中之时,意随掌下,是为合式。若或驰意于各肢,其所凝积精气与神,随 即走散于各肢,即成外壮,而非内壮矣。揉而不积,又虚其揉矣,有何益哉。三曰,待其充周。凡揉 与守,所以积气,气既积矣,精神血脉悉皆附之。守之不驰,揉之且久,气惟中蕴而不旁溢,气积 而力自积,气充而力自周。此气即孟子所谓,至大至刚,塞乎天地之间者,是吾浩然之气也。设未及 充周,驰意外走,散于四肢,不惟外壮不全,而内壮亦属不坚,则两无是处矣。 般刺密谛曰∶人之初生,本来原善。若为情欲杂念分 去,则本来面目,一切抹倒。又为眼耳鼻舌身意,分损灵犀,蔽其慧性,以致不能悟道,所以达摩大师 面壁少林九载者,是不纵耳目之欲也。耳目不为欲纵,猿马自被其锁绊矣。故达摩大师得斯真法,始能 只履西归,而登正果也。此篇乃达摩佛祖心印,先基真法,在守中一句,其用在含其眼光七旬。若能 如法行之,则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极乐世界,可立而登矣。

四、揉法

    夫揉之为用,意在磨砺其筋骨也。磨砺者,即揉之谓也。其法有三段,每段百日。一曰,揉有节 候。如春月起功,功行之时,恐有春寒,难以*,只可解开襟,次行于二月中旬,取天道渐和, 方能现身下功,渐暖乃为通,便任意可行也。二曰,揉有定式。人之一身,右气左血,凡揉之法,宜从 身右推向于左,是取推气入于血分,令其通融。又取胃居于右,揉令胃宽,能多纳气。又取揉者,右 掌有力,用而不劳。三曰,揉宜轻浅。凡揉之法,虽曰人功,宜法天义,天地生物,渐次不骤,气至自 生,候至物成。揉若法之,但取推荡,徐徐来往,勿重勿深,久久自得,是为合式。设令太重,必伤皮肤, 恐生斑痱。深则伤于肌肉筋膜,恐生热肿,不可不慎。

五、采精华法

    太阳之精,太阴之华,二气交融,化生万物。古人善采咽者,久久皆仙。其法秘密,世人莫知,即 有知者,若无坚志,且无恒心,是为虚负,居诸而成之者少也。凡内联炼者,自初功始,至于成功, 以至终身,勿论闲忙,勿及外事。若 采咽之功,苟无间断,则仙道不难于成。其所以采咽者,盖取阴阳精华,益我神智,俾凝滞渐消, 清灵自长,万病不生,良有大益。其法∶日取于朔,谓与月初之交,其气方新,堪取日精。月取于望,谓 金水盈满,其气正旺,堪取月华。设朔望日,遇有阴雨,或值不暇,则取初二、初三,十六、十七,犹 可凝神补取。若过此六日,则日昃月亏,虚而不足取也。朔取日精,寅卯时高处默对,调匀鼻息, 细吸光华,合满一口,闭息凝神,细细咽下,以意送之,至于中宫,是为一咽。如此七咽,静守片时, 然后起行,任从酬应,毫无妨碍。望取月华,亦准前法,于戌亥时采吞七咽,此乃天地自然之利,惟有 恒心者,乃能享用之,亦惟有信心者,乃能取用之。此为法中之一部大功,切勿忽误也。

相关话题

#易筋经

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

如是[Lv.7]

  • 关注
    11
  • 粉丝
    12
  • 经验
    2739